18.00
“摩根解jing丛卷”系列-《以赛亚书》
正品保证
满99包邮
偏远地区除外
  • 产品详情
  • 产品参数
  • 产品评论

丛 书 名

摩根解经丛卷

作   者

(英)摩根 著

出 版 社

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11-1-1

ISBN

9787542634269

所属分类

图书 > 哲学/宗教 >

内容简介:

圣经对摩根(Campbell Morgan)来说不仅是一部神所启示的书,而且是一个可以亲自进入的属灵世界,在它里面可以日日朝见主面,对神的认识和爱敬日加深沉,不时从中得到启示、亮光与清新活泼的气息。因此他讲解圣经不但细腻,而且有独到之处,他能超越传统束缚,带给人新的亮光。

“摩根解经丛卷”是作者一生研读圣经的结晶,共有一百多卷,由美国活泉出版社陆续翻译成中文,这是一套解经性的注释书。中文简体版的《希伯来书》、《哥林多书信》、《使徒行传》、《耶利米书》、《以赛亚书》、《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等将陆续由上海三联书店推出。

《以赛亚书》是“摩根解经丛卷”系列之一。以赛亚是犹大的一个先知。他的整个事工都是在犹大境内施行的,他看到了犹大将受的责罚和安慰。另外,他所说诸国的默示,是关于犹大邻近各国和侵扰犹大之国的。他的视野扩及整个世界,包括了神全部的旨意。他清楚知道,神要藉着他的选民,使万族蒙福;他从整个审判的过程中看见了全世界最终将得的祝福。全书在说明两个事实:审判与和平,并且指出这两个事实在神制度里的相互关系。首先论到审判,他的信息指明审判将如何导致和平。最后论到和平,他的信息指明和平要在公义的条件下获得。

作者简介 :

坎伯?摩根(Campbell Morgan,1863—1945)是全世界公认的“解经王子”。1888年5月2日申请要成为英国伯明翰卫理公会牧,当他站在75位考牧委员面前讲完道后,考牧委员竟然评定摩根是“不适合讲道,没有讲道恩赐”的人,这份差事因而告吹。此举对摩根而言是一次重大打击,摩根伤心地打电报给担任牧师的爸爸,他父亲立即回电说:“地上拒绝,天上接纳。”摩根没有放弃神给他的呼召,在神的带领下尽他的职份,8年后成为伯明翰卫理公会理田路礼拜堂的主任牧师,而且日后成为最会讲道的解经牧者。

在英语世界中,听过他的信息的人说:“这位牧师真是相信圣经,他传讲自己所信的事时,又是具有那么强烈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一位长期追随摩根的朋友约翰?哈理斯(John Harris) 观察他大有能力的讲道,对他的分析是,“摩根讲道的能力是出于他对神、对圣经的坚定信心,他所传的是他内心所确信不疑的。”许多传道人向他请教秘诀,摩根的回答永远不改变:“用功,用功,再用功。”用功于每天清晨进入那块神圣的领域,呼吸天上的空气,取得新的能力。坎伯?摩根将一卷圣经最少读50遍,才着手解释它。此外,他熟记经文,让熟记话语成为他生活的习惯,使他的讲道及解经更正确、深入和生活化。

全书目录大纲

第一部 审判的预言(1章-35章)

一.公开的事工(1章-7章)

1.乌西雅在位期间(1章-5章)

2.约坦、亚哈斯在位期间(6-7章)

二.私下的事工(8章-27章)

1.先知和他儿女的兆(8章-12章)

2.列国的默示(13章-23章)

3.耶和华日子的异象(24章-27章)

三.公开的事工(28章-35章)

1.有关选民(28章-33章)

2.有关世界(34章-35章)

第二部 历史的插曲(36章-39章)

一.希西家的困境(36章)

  1.西拿基立的入侵(36:1-3)

  2.拉伯沙基封官长的侮辱(36:4-10)

  3.以利亚敬、舍伯那和约亚的恐惧(36:11)

  4.拉伯沙基对百姓的谈话(36:12-20)

  5.百姓的沉默(36:21)

6.以利亚敬、舍伯那和约亚的恐惧(36:22)

二.希西家的祷告(37章)

  1.希西家和以赛亚(37:1-7)

  2.希西家和那封信(37:8-20)

  3.以赛亚的信息(37:21-35)

  4.临到西拿基立的审判(37:36-38)

三.希西家的疾病(38章)

  1.得拯救(38:1-8)

  2.诗篇(38:9-20)

  3.附笔(38:21-22)

四.希西家的愚昧(39章)

第三部 和平的预言(40章-66章)

一.和平的旨意(40章-48章)

  1.开场白(40:1-11)

  2.耶和华的威严(40:12-31)

  3.耶和华的宣言(41章-42章)

  4.耶和华的信息(43章-45章)

  5.耶和华的权能(46章-47章)

  6.耶和华的恩慈(48章)

二.和平的王(49章-57章)

  1.遭受劳苦(49章-53章)

  2.胜利的歌声(54章-57章)

三.和平的过程(58章-65章)

  1.条件的宣告(58章-59章)

  2.最终的实现(60章-62章)

  3.分别的原则(63章-65章)

四. 尾声(66章)

  1.对形式主义者的最后信息(66:1-4)

  2.对余民的最后信息(66:5-14)

  3.对世界的最后信息(66:15-24)

书摘

第一部分 审判的预言

一.公开的事工(1章-7章)

这段时期的公开事工,又可用先知有关乌西雅驾崩的异象为分界,将之区分为两部分:1章-5章我们看到他在乌西雅执政期间所释放的信息;6章-7章是他与亚哈斯分手之前的信息,从此以后他就开始专注于对余民的教导。

二.私下的事工(8章-27章)

以赛亚会见了亚哈斯后,就在神明确的引导下,离开他公开的事工,投身事奉一小群忠信的圈内人。从亚哈斯在位的后期,一直到希西家登基后的一阵子,他都是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这段期间,没有任何迹象显示他曾回到公开的事工中。直到希西家的时候,发生了一场政治阴谋。

   以赛亚私底下的事工包括:

1.先知和他儿女的兆头(8章-12章)

先知向余民所作的事工,第一部分包含他教导他们在耶和华的制度中拥有怎样的地位和价值。这又分成三段:首先是序言和有关这些兆头的事实;其次是对这些兆头所作的详细解释;第三是结尾,用寥寥几个字,述说信心的秘诀。

2.列国的默示(13章-23章)

  这位先知对余民的第二部分事工,包括了论列国的默示。他用这些默示,向他的儿女们解释神治理的作为。他论到列国表现的罪,以及因之而起的神的审判。这一部分可以分成十个小段来综览:亚述,对帝国的渴望;非利士,一个虚假的希望;摩押,骄傲;大马色,叛逆的联盟;埃及,压迫;巴比伦,奢侈;度玛,兽性;亚拉伯,以实玛利派;耶路撒冷,神的赦免;推罗,商业的压迫。

3.耶和华日子的异象(24章-27章)

   我们看过,这位先知的第二部分事工,是私底下对那群余民作的。这里他以“看哪!”这个醒目的词句,结束了这一部分事工中有关列国的默示,转向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里,他因看见了整个世界是在神宝座管理之下的异象,而有了一个较宽阔的眼界。这里的主题是有关耶和华的日子的异象。他的论述可分成两部分:

A.荒凉的异象(24:1-20)

   有关将临到的荒凉之预言,有两个过程:首先宣告神的话,他决心使审判临到这世界;第二个过程在描述耶和华将如何实践他的话。

   神的话:命定的浩劫(24:1-3)

   首先描述一般的情景,宣告耶和华将使地空虚,变成荒凉混乱,结果地上的居民便四处分散。然后,先知特别谨慎地指出,这审判将影响社会各阶层。大地一旦停止出产时,人们不分贵贱,都会变得同样贫穷、困苦。以赛亚重复宣告大地将全然空虚、荒凉,他特别强调一点:这事必然成就,因为这话是耶和华说的。

   神话语的作为:浩劫的描述(24:4-20)

   这位先知接着立刻描述这埸浩劫。首先,他详尽地论到大地。从土地及居民的毁灭,居高位的人或百姓的官长遭到败落,可以看出神的咒诅。然后他清楚宣告导致这一切的原因,乃是由于百姓的罪;他又小心地指出这罪乃是犯了律法、废了律例、背了永约。百姓在道德上的弊病,也影响了大地,以致地被人污染了。这清楚说明一件事实:人是管理受造之物的,当人有了污秽时,他使以下的整个受造之物,也都因着他道德上的失败而受到污染;结果在审判时,这被污染的世界要反过来毁灭他。最后,以赛亚描写那绝望的后果。所有宴乐、欢喜的歌声都要止息;那些人们用来追寻虚假的欢乐之工具,现在却带给人悲哀和痛苦。地上毁灭的焦点集中在这城的毁灭;以赛亚形容这城无人居住,充满绝望,被弃绝以致于荒废了。当先知放眼看这可怕的景象时,他也见到了一线光芒,并听见从地极传过来的歌声。他发现即使在这样猛烈的毁灭中,仍有余民存留下来。在有关大马色的默示里,他宣告说,当审判的那日,“其间所剩下的不多,好像人打橄榄树,在尽上的枝梢上,只剩两三个果子,在多果树的旁枝上,只剩四五个果子。」现在他心中又浮起相同的景观,他宣告说,

「在地上的万民中,必像打过的橄榄树,又像已摘的葡萄所剩无几。”这少数的百姓就是余民,他们将要见证耶和华的威严,并呼吁人们要荣耀耶和华以色列神的名。先知听见了分散到地极的余民,所发出的歌唱。这个希望的语调很快因着一个绝望的宣告而消失,因为以赛亚看见了那审判将迅速临到,而且极其可畏。他忧伤的原因,第一是他深深体会到导致审判的那罪;第二是他对那审判本身的认识,他生动描写了那审判将吞灭地上的居民。最后几句话再次说明那审判必要成就。

B.复兴的异象(24:21-27:13)

   在这荒凉的黑暗背景衬托之下,这个预言复兴的异象显得格外突出。前面荒凉的异象中,最后提到的信息是审判。而论到复兴的这一段经文,头一句话就指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到那日……”,也就是指神审判的那日。从下面紧接着记述的那些事,可以看出审判的那日,究竟不是灭亡的日子,它最后的目的是要带来复兴。

   这一段经文包含了七个信息,每一个信息都以“到那日”开头;七个信息总括起来,就是在启示一些有关复兴的事实,就是复兴的原因、特色和完成。这七个信息井然有序地向前推进,分别启示复兴的原因乃是因耶和华的统辖,以及他百姓对这事实的认识;启示复兴的特色,包括犹大地的歌唱,对邪恶势力的审判之描写,和葡萄园恢复旧观的景象;至于复兴的完成,乃是简短的说到以色列人的聚集,和重新恢复敬拜。它先从一小群忠信的人开始,然后论到神的百姓,再论及周围的列国,最后说到神对全世界计划的完成。

三.公开的事工(28章-35章) 〗

   在这里,我们会惊讶地发现,这位先知突然又献身于他的公开事工中。也在这个阶段所释放的信息,占据了本卷书第一大段其余的篇幅。当时的环境是,正有一个政治阴谋在酝酿着;先知满怀热忱和强烈的决心,投身于百姓的公开生活中,要拯救犹大脱离正由一个政治团体筹划的愚行。当时的历史背景是,亚述在西拿基立的率领下,打算入侵耶路撒冷。于是有一批政客,企图与埃及秘密联盟,以抵抗亚述。希西家最初和这批政客站在同一立场上,后来他因为受到以赛亚的影响,放弃了这种计谋。

   这一部分可分成两个阶段,首先是关于选民的,其次则与这世界有关。

1.有关选民(28章-33章)

   最后这部分的事工,第一个阶段(第28章-32章)是关乎神的选民,首先是五个临到选民的灾祸

A.选民的五个灾祸(28:1-32:20)

   这五个灾祸,开头都以“祸哉”这个词清楚地标明出来。它们都是论到政治的景况,并且按照耶和华管理的亮光,来看国家的事务。它们分别指责虚假的盼望,虚假的虔诚,虚假的计谋,虚假的联盟,以及虚假的信赖。

   虚假的盼望(28:1-29)

工本费
18.00
作者
(英)坎伯·摩根
出版
上海三联出版社
库存量
0
首页
客服
购物车
已售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