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芳下半场-重新打造非凡的人生下半场
内容简介:
哪个女人不曾盯着镜子观看,思忖镜中人物是谁?或是讶异儿女合适窜得这般高?抑或不解姐妹淘为何有的未老先衰,有的却更显容光焕发?反省、评估、焦虑……林林总总造成女人迈入“焦灼的中年期”。
本书激励女人重新审视中年人生,并以崭新的洞见,扭转这段岁月成为一生的黄金期。也帮助男人了解妻子的内心世界,建立更新、美好的婚姻生活。
作者简介:
芭比·史密斯(Patricia ”Poppy” Smith)是一位极有智慧与活力的讲员及作家。带领查经班多年,也经常在世界各地的女性会议、退休会和工作坊中演讲,备受欢迎与赞誉。她出生于英国,先后住过斯里兰卡、新加坡和肯亚,在肯亚时嫁给美国医生吉姆。目前育有一男一女。
目录:
1 我怎么了?
2 每件事都不对劲
3 镜中女主角是谁?
4 当我……时,你还爱我吗?
5 我的孩子已经这么大了?
6 父母需要我——我该怎么做?
7 但愿我曾……或未曾……
8 我不会……我办得到吗?
9 活到如今,我又是谁?
10 何去何从?
11 欣然迎接银发期
12 光彩亮丽过一生
致谢
精彩书摘:
我怎么了?
“我眼睛下这是什么东西?”我盯着浴室的镜子,哭丧着脸问。
“花彩,”我那医生丈夫吉姆一副就事论事的样子冷冷地说,刮胡刀在他手中像支权杖般扬着,他继续:“那是眼袋的医学名词,女人到了你这个年龄就会有。”
“你可真贴心啊!”我咕哝着,大剌剌走出浴室,留下他对这清晨的幽默干笑。
如今,一早起来看到眼袋,我不再大惊小怪,已经学会坦然面对了。但我也虚心接受一位年长演艺朋友的善心忠告:坐直睡,或背部至少垫两个枕头。一旦我忘了,又回到侧睡的老习惯,一觉醒来,我的脸可真需要熨一下。
当然,其他警讯也告诉我自己正在改变。但就像多数心理健康的妇女一样,我想办法不去理会。眼看着孩子长得那么大了,我简直不敢相信他们会是我的孩子!我那些朋友看来也不对劲,个个看起来都未老先衰。尽管丈夫长我10岁,但每当他提起退休和整天待在家中,还是会听得我胆战心惊。
天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我知道是怎么回事。我正迈入混沌的中年期,归属在数百万计的四五十岁妇女族群当中,她们精心掩饰日渐臃肿的身驱,涂上厚厚的防皱乳液,来对抗年龄的增长,尽可能享受忘却的快感。
你是否也是这样?
答案如果是肯定的,你就进到我所谓的“无奈过渡期”(reluctant passage),一个少有妇女心甘情愿进入的人生阶段。
这个阶段始于何时,并没有特定的时刻,一旦到了这个阶段,女人就会毫无预警地步入中年期。人是独特的个体,正如每个人的DNA各不相同,但大多数人还是会在38岁至45岁之间意识到这种改变。
注意到这种征兆后不久,我发现自己常会陷入沉思,望着窗外或盯着墙壁发呆,也常会毫无目标地驾车外出,反复思想自己的一生。我作了聪明的选择吗?我一直都把上帝和家人摆在优先地位吗?未来的年日我还能发挥功用吗?答案常视当时的心情而定。
在我心里,我意识到跨越这个重要的生命之桥后,会面临另一段漫长的旅程,因此,我小心翼翼地留意前面的每一步。我想,不管是我或任何这种年纪的人,都不会满怀盼望地大步跨过这道生命之桥。相反地,我预先看到自己正在告别熟悉的年轻岁月,因此,我一步一步地探索前方未知的世界。
四五十岁是人生的转折点,把我们从青春的尾端带进老年的起头。我们无法故步自封、原地踏步,也不能另辟蹊径,绕道而行。然而,我们却可以选择面对的态度。
想到就怕
大部分人一想到要进入中年就会害怕,至少我就是这样。只要谈的是别人,我们可以对“过了巅峰”之类的话题谈笑风生,然而一旦牵涉到自己,不免汗毛直竖。
进到“无奈过渡期”,我们担心婚姻是否够稳固,孩子是否还听话。过时的刻板印象,像是“更年期会让你抓狂”、“迈入四十你就过气”、“穿着要得体”(为何不干脆说“别太寒酸”?)等等说法闪过脑际,叫你不寒而栗。
一想到未来,问题排山倒海而来:我会孤单吗?那些未圆的梦还有可能实现吗?我是否漫无目标,甚至一无是处?这些痛苦的摸索,加上夸张的扭曲,让我把年老看成衰老、依赖和死亡的序曲。我丰富的想象力容不下上帝所赐的应许——他永不离弃我。
历经一段中年的忧郁之后,我决定定睛在真理上面。纵使不少婚姻搁浅在中年的暗礁上,但多数人仍可安渡难关1;即使偶尔孩子会恶言顶撞父母,但大部分时候还是敬爱他们,还是保持联络,虽然比他们想要的少。
生命不必然孤单和漫无目标。若能扬弃中年能做、不能做什么的刻板印象,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未来的年岁可能比你所想的还丰硕。每个人诚然会衰老、依赖、死亡,但未来年岁实现梦想的关键,就在于能否以满怀盼望的心灵代替阴郁和命定的心态。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更深依靠上帝,别在真正病死之前先走一步。
不再被“无奈过渡期”的消极想法所困,大胆拥抱崭新的身份,你就可以散发比年轻时期更加成熟、美好的样式。或许外表有了皱纹,或许体型变得臃肿,但,那又何妨?
不过,老实说,的确有些人感到难以接受。
接受崭新身份
由于丈夫吉姆和我的年龄有差距,我一直有个错觉,以为自己永远不会老。当我们参加他那个年龄层的聚会和社交活动时,我总觉得我们像是老夫少妻。我得承认,这种感觉多半是我个人的幻觉,因为“年轻的妻子”已成为我虚幻的梦想。
放下我年轻的身份,转而迎接我们文化所鄙夷的“中年妻子”,这可不是一夕之间就能适应的。看看比我年轻20岁的美女,她们苗条、浑身散发魅力、频送秋波,让男人心神荡漾;而回到现实,仍有一些我这般年纪的女人渴望保有那份功力。思索老化的过程,我在想,或许在内在美之上,建立一种新的身份认同感,会让我们更容易面对年老……
中年转变是一条漫漫长路。开车从美国跨到加拿大只需几分钟,但从一种观念转到另一种,却是缓慢的过程。总有一段时间,我们对着生命的后视镜流连忘返,感到若有所失,盼望能及时回头。
经历这个阶段时,我脑海中常浮现出一些新奇、狂野的想法,例如再怀孕一次,或者再度拥有床上牙牙学语的白胖小儿,让内心充满喜悦。我深深被这意念所迷,直到我想起已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