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
敬虔与圣洁生活的严肃呼召
正品保证
满99包邮
偏远地区除外
  • 产品详情
  • 产品参数
  • 产品评论

书名      《敬虔与圣洁生活的严肃呼召》

原版名     A Serious Call To A Devourt And Holy Life

作者        劳威廉

译者        杨基

定价        28.00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推荐语     天国百姓的冲锋号角,世俗时代的暮鼓晨钟

作者简介

劳威廉(William Law,1686—1761),**并任教于剑桥*学,被按立为英国国教牧师。奥兰治的威廉登基后,他因拒绝宣誓效忠于国王而失去了在课堂和讲坛服侍的资格。之后寻得家庭教师一职,并专注于个人灵修,成为灵修大师。本书《敬虔与圣洁生活的严肃呼召》是他**名的*作之一,其他*作还有《论基督徒的wanmei》、《爱之灵》等。

内容简介

本书出版于1728年,适逢启蒙运动肇始,理性主义对基督教展开了猛烈的抨击。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劳威廉揭示敬虔生活的本质,郑重呼吁信徒殷勤操练默想和祷告,做时间和金钱的好管家,过敬虔与圣洁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活出基督信仰。该书唤醒了许多沉睡的生命,对卫斯理兄弟、怀特菲尔德、威伯福斯、慕安德烈、C.S. 路易斯等属灵领袖影响深刻。在今天这个世俗化的时代,劳威廉的呼吁依然如暮鼓晨钟。

名家推荐

关于骄傲、优越感和侮慢,没有哪本书比劳威廉的《敬虔与圣洁生活的严肃呼召》写得更好。读这本书,你会发现,我们所有人都像蝴蝶一样被钉在卡片上制成标本,这些卡片就是典型人物的小故事,以18世纪*严肃、*辛辣的笔调写成。

                                                      ——路易斯 (C.S. Lewis)

劳威廉的作品不断感动我,因为显然他十分相信祷告,而且孜孜不倦地在日常生活的平凡处活出信仰。

                                                      ——傅士德(Richard Foster)

如果劳威廉在读者心中发现一星敬虔的火苗,他很快会把它点燃成一团火焰。


                                                      ——吉本(Edward Gibbon)

目录

diyi章

基督徒敬虔之本质与范围

第二章

探究为何绝大多数基督徒如此缺乏基督教的圣洁和敬虔。

第三章

论述基督徒不愿竭力实践一切基督教美德、不愿意尽力彰显敬虔是何等危险和愚昧

第四章

我们只有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地位和职*全然献给GOD,并尊崇荣耀他,才能在实际生活中讨GOD喜悦。

第五章

无须劳苦、生活无虞之人应知自己更应该奉献人生,向GOD而活。

第六章

明智、敬虔地使用财富的重大责任和巨大利益。

第七章

以弗拉维娅女士为例,说明挥霍财富使人心完全败坏,并使人生充满各种卑劣、荒谬的欲望。

第八章

以米兰达为例,阐述明智、敬虔地使用财富如何使基督徒的所有美德自然趋于完全。

第九章

反思米兰达的人生,说明所有女性都可以并应当效法米兰达。

第十章

全shijie所有男女,不论等级或年龄,都应将自己全然献上,向GOD而活。

第十一章

大敬虔使生命于今世便充满大平安和大喜乐。

第十二章

以不同的人为例,进一步*明全然奉献于GOD使人生满有喜乐,但按血气生活之人则沉溺于空虚、骄傲、肉体情欲和庸俗消遣中。

第十三章

以不同的人为例,说明不仅追求虚荣和放纵情欲的人生毫无真正喜乐,就连*规矩的人生,倘若没有高度敬虔加以约束,也依然是悲惨、贫乏和空虚的。

第十四章

探讨体现在祷告次数与时间上的敬虔。讨论每日晨祷。我们应如何改善祷告形式,如何加强灵修。

第十五章

论述个人灵修中的吟颂或歌唱诗篇。此种灵修之优点和利益。唱诗对我们内心产生巨大影响。唱诗的*佳方式。

第十六章

推荐每日上午九点祷告,祷告主题是谦卑。

第十七章

说明世俗的精神和性情使人们在生活中难以实践谦卑,基督教的要求与世俗的相反。

第十八章

青年男性普遍接受的教育使他们难以实践谦卑的教义;以帕特努为例,说明何为良好教育。

第十九章

女子受教育的方式使她们难以具有基督徒的谦卑心灵;错误教育如何严重伤害她们;以优斯比娅为例,说明良好教育之精髓。

第二十章

推荐每日中午12点祷告,此时祷告适合各种人;推荐普世之爱为此时祷告主题;为人代祷,表现普世之爱。

第二十一章

代祷是操练普世之爱;代祷既必要又有益;各种人都应向GOD祈求,并彼此代祷;代祷如何自然地修补和重塑人心。

第二十二章

推荐午后三点祷告,祷告主题为顺服GOD;我们所有言行和动机都要遵行GOD旨意;顺服GOD的本质和责任。

第二十三章

晚祷;自省的本质和必要性;认罪必须具体说明全部罪行,当满心厌恶罪。

第二十四章

结论:敬虔的心灵何等美好、伟大。



diyi章

基督徒敬虔之本质与范围

敬虔既不等于私祷亦不等于公祷,但私祷、公祷都是敬虔生活的具体构成,或敬虔的具体表现。敬虔意*着摆上整个生命,全然献给GOD。


因此,所谓敬虔者,就是不再随从自己的意思或今世的风俗,而是单单顺从GOD的旨意,凡事都尊崇GOD,凡事都服侍GOD,凡事都奉GOD的名,凡事都荣耀GOD,平时生活尽都成为敬虔。


我们承认,唯独GOD是祷告的准则和尺度。在祷告中,我们完全依靠GOD,完全求他的旨意;并且,祷告的方式、内容、目的都要符合GOD的荣耀。


人只要知道为何祷告必须如此虔诚,就必晓得为何全部生命皆应如此虔诚。因为我们若有一丝理由相信GOD是祷告的准则和尺度,并且我们应该在祷告中完全依靠GOD并按照他的旨意祷告,我们就有同样理由在生活的一切行为中完全依靠GOD,以GOD为一切行为的准则和尺度。因为我们的生活以及恩赐的运用(无论是身体、时间还是金钱),若不符合GOD的旨意,若不是为了GOD的荣耀,都是极大的荒谬和失败,正如不按照GOD的旨意祷告那样荒谬。因为既然必须按照GOD的旨意祷告,既然祷告必须洋溢智慧、圣洁和崇高的性情,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不让生活同样洋溢着智慧、圣洁和崇高的性情,以向GOD祷告的心来向GOD而活。倘若我们不必恪守理性,不必凡事向着GOD而行,倘若我们无需凭智慧行事,无需追求圣洁,无需过属天的生活倘若我们用不着凡事奉GOD的名、凡事荣耀GOD,那么*崇高的祷告里面也没有真美德或真智慧。不但如此,这样的祷告甚至极其荒谬,就像人明明不飞却祈求翅膀一样。


因此,既然我们晓得在祷告中祈求圣灵做工,那么当然应该让圣灵掌管一切日常行为;既然我们应该在祷告中完全指望GOD,就同样应该在生活中完全向GOD而活。然而,除非我们生活中一切日常行为都向GOD而活,除非GOD成为我们一切行为的准则和尺度,否则就不能说我们“向GOD而活”;正如除非我们在祷告中完全指望GOD,否则就不能说我们 “向GOD祷告”。因此,不合情理、荒谬不经的生活方式,不论是工作或是消遣,不论这些事情是费时或是费钱,都和不合情理、荒谬不经的祷告一样,实在是冒犯GOD。


正是因为很多人不明白或不思考这个道理,所以我们看到他们的生活成了荒唐的杂糅。您看见他们在灵修祷告的时间和地点遵守规矩,而教会崇拜一结束,他们就与那些鲜于踏足教会或从不进教会的人毫无二致。他们的生活方式、花钱度日的方式,他们的情感、娱乐、工作和消遣全都与世人无异。因此,放肆的世人常常讥笑基督徒,因为他们看见基督徒只在嘴上敬虔,祷告一完就不再向GOD而活,直到下次祷告才重拾敬虔之貌;他们看见基督徒的生活方式与世人无异,性情和喜好与世人无异,和世人一样热衷于一切庸俗愚昧的事情。这才是那样的基督徒被轻狂世俗之人嗤笑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真的献身GOD,而是因为他们的“敬虔”不过是偶尔祷告而已。


尤利乌斯生怕错过了公共敬拜;倘若没有在教会见到尤利乌斯,整个教区的人都会以为他生病了。但如果您问他为何平时放纵血气、懒散度日为何与*愚蠢的人一起玩*愚蠢的游戏为何他总喜欢种种无聊的享受和消遣何不肯放过玩乐的机会为何总忙于各种舞会酒宴为何总喜欢说闲话和背后议论别人为何总喜欢结交某些既无意追求良善也不配得到良善的人,却不懂得基督徒的普世之爱为何任凭自己无端恨人,却不想自己应当爱人如己为何从不按信仰来管理自己的言语行为,不按敬虔原则来处置自己的时间财富,尤利乌斯和*悖逆的人一样无话可说。因为整本圣经都直接反对这种生活方式,正如GOD斥责淫荡放纵。凡是在闲散愚妄中度日的人,与好吃懒做、放纵情欲的人一样,都违背耶稣基督的宗教信仰


若有人告诉尤利乌斯用不着老是祷告,不去教会敬拜GOD也没有什么坏处,因为众人都这样生活,那么尤利乌斯可能觉得这个人不是基督徒,不应与此人为伍。但是,如果有人只说:尤利乌斯可以像多数人一样生活,他可以和别人一样享受快乐,他可以和世人一样花钱度日,他可以效法众人的欲望和软弱并且迎合自己的性情和私欲,尤利乌斯绝不会怀疑这人缺乏基督徒的心灵,而且他正在为魔鬼效力。而如果尤利乌斯通读整本新约,他会发现每一页都在谴责自己的生活方式。


的确,我们想象不出有什么比这更加荒谬:许多充满智慧、尊贵和崇高性情的祷告,却外加一个虚荣愚妄的人生,工作消遣、度日花钱毫无祷告的智慧和崇高性情。如果我们看见一个人装作凡事都顾念GOD,度日花钱、工作消遣也都恪守理性和敬虔的原则,却从不祷告——不论是公祷或私祷,难道我们不会因此感到讶异,心想他怎能将如此的愚妄与这样的敬虔糅在一起?


然而很多人的生活就是如此荒唐。他们在灵修的时候认真祷告,恪守祷告的安排,却把人生的其他部分付诸东流,安排闲暇和工作以及处置各种恩赐和金钱时完全不顾敬虔的规则。光有祷告祈求却没有圣洁的生活与之相称,何谈圣洁?这就如光有圣洁生活却没有祷告一样荒唐可笑。


因此,可想而知,如果有一个人*装严谨生活却从不祷告,要驳倒他是多么容易;同样,如果一个人*装严谨祷告却不将这种严谨带入生活每个部分,其虚伪也不言而喻。因为,浪费光阴钱财中的软弱愚妄与祷告生活中体现出的软弱愚妄,并没有本质区别。任凭自己生活堕落乃至不能献给GOD,这与不祷告或乱祷告乃至不蒙GOD悦纳一样,都是不敬虔的表现。


简而言之理性和宗教要么已经为我们生活中的一切日常行为设定好了各种准则和目的,要么没有设定。如果已经设定妥当,那么我们就应该据此管束一切行为,正如我们必须敬拜GOD一样。因为,既然宗教已经教我们饮食之道和度日花钱之理;既然宗教已经告诉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一shijie;既然宗教已经指示我们平时生活中当具备何种性情,我们当如何对待众人,当如何对待病人、穷人、老人、贫乏无助者;既然宗教已经告诉我们当爱谁、尊敬谁;既然宗教已经告诉我们当如何对待仇敌,当如何治死老我和舍己——既然宗教已经告诉我们这一切,而有人竟以为这些规则不如祷告重要,所以用不着仔细遵守,那么他必定是极其愚钝之人。


显而易见,所有福音书里没有一处命令基督徒必须参加公共崇拜,整本圣经很少论述这个责任。新约并没有几处提到基督徒必须常常参加公共崇拜,然而整本圣经无处不强调真敬虔:时刻按照敬虔原则来约束平时一切行为。我们伟大的救主和众使徒所关注的正是那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教义。他们呼召我们弃绝shijie,一切性情和生活方式都要与世人有分别:要远离世俗的精神和道,不畏惧世上的奸邪,弃绝一切世上的享乐并以之为庸俗无益;要作重生的婴孩,进入全新的状态在世上作客旅,为灵命警醒守望,为罪忧伤,渴慕来生要天天背起十字架,舍己跟随基督,承认忧伤痛悔的人必得祝福,寻求灵里贫穷的福气要弃绝从财富而来的骄傲虚荣,不为明天的事忧虑,活在*深的谦卑中,以在世上受苦为喜乐弃绝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和今生的骄傲要忍受伤害,宽恕敌人并为他们祝福,爱众人正如GOD爱众人要将全部心思和情感都献给GOD,努力进入那引向永恒荣耀生命的窄门。


这就是伟大救主所教导的一般的敬虔,为要使之贯穿于基督徒的一切日常生活中。至于公共崇拜,圣经找不到一条主耶稣的命令,人们却倍加重视,生怕犯戒;而日常生活中*起码的责任,福音书里每篇都有与之相关的明确命令,他们反倒视而不见。这是何等荒谬!我称这些起码的责任为“日常生活的灵修”,因为这些责任要得到履行,就必须贯穿于日常的生活


如果轻看属世之物和渴慕属灵之事是基督徒的必要性情(temper),那么基督徒就必须在日常生活中以这种性情对待shijie,因为别无他处可显出这种性情。倘若舍己是得救的条件之一,那一切得救之人都必须在日常生活中舍己。若谦卑是基督徒的责任,那基督徒的整个人生都应当表现出种种谦卑。倘若灵里贫穷必不可少,那它就应成为我们每一天的灵性状态。若我们必须救济赤身露体的人、病人、下监的人,那么我们只要力所能及就必须随时随地扶危济困。如果我们应当爱仇敌,那就必须在日常生活中操练和表现仁爱。如果知足、感恩、忍耐是我们亏欠GOD的债,那么它们就是我们每一天、在每个环境中应尽的责任。若我们应当成为智慧圣洁——如同新生的样式,那就必须离弃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愚妄和虚荣。倘若我们要成为基督里新造的人,那就必以全新的方式活在shijie上,*明我们确是新造的人。如果我们想跟随基督,那就必须在每天生活中随时随地效法基督。


基督教的一切美德和圣洁性情都是如此除非它们贯穿于基督徒的日常生活,否则就与基督徒毫无关系。因此,基督教绝非外人所以为的,放任基督徒按照世人的方式生活,效法众人的愚妄,迎合世俗精神所喜好的种种邪情私欲。不,基督教绝不允许人在这些事情上放任自流。相反基督徒必须把一切美德全都贯彻在日常生活中才能得救,基督徒平时的一切行为必须超越世人并且反对世俗,基督徒的美德才是至于得救的美德。倘若我们平时的生活不能彰显谦卑、舍己、轻看shijie、灵里贫穷和属天情感,那我们就没有基督徒的生活。


尽管道理如此清楚明了——一切美德必须付诸实践,并且要始终如一、表里一致、有目共睹才是真基督教,但同样清楚的事实是:这样的基督徒实在凤毛麟角,甚至无处可寻,哪怕在好人里也找不到几个。您常在教会见到这些好人,他们也喜欢听牧师讲道,但您观察他们平时的生活,就会发现他们与不屑于祷告灵修的人没有区别。您所看到的区别只是秉性不同。他们和世人一样,有同样属世的品*、同样庸俗的喜好、恐惧和快乐,有同样的心思,同样爱慕虚荣。您看见他们同样好面子摆排场,同样夸耀虚荣的服饰,同样自爱放纵,交同样愚昧的朋友,同样无端嫉恨别人,同样轻浮,同样低俗,同样游手好闲,同样浪费时间游玩闲谈在这一切事情上,他们和那些不屑于祷告灵修的世人毫无二致。


   我不是将表面的好人与公然宣称自己是流氓的人相比,而是懂得节制的人内部作对比。让我们举两位庄重的妇女为例:一位很重视灵修负责地按时祷告,而另一位则不热衷灵修,仅仅偶尔参加教会礼拜。当然很容易看出两人之间的区别但除了表面的区别以外,您还能发现她们有什么更大的不同吗?她们平时的生活有什么本质区别吗?她们的性情、行为习惯、生活方式难道不一样吗?她们难道好像活在不同的shijie、有不同的思想观念、所有行为都有不同的准则和尺度?她们的善恶价值观难道不是完全一样吗?她们难道不是喜欢和讨厌同样的事情吗?她们表现好恶的方式不是完全一样吗?她们难道不是走在完全一样的人生道路上吗?难道一位属于shijie、只顾念暂时存留之事,而另一位属于来世、只顾念永恒之事?难道一位享受生活、以炫耀外表和梳妆打扮为乐,而另一位舍己治死老我、离弃一切虚荣之事既不在乎人言衣装、也不爱香车宝马?难道一位追求消遣把时间浪费在无聊的会面和腐败的闲谈上,而另一位殷勤操习敬虔、善用时间、在祷告守望并一切有益善行中度日好在*后的日子向主交账?难道一位挥霍金钱喜欢用昂贵的衣裳首饰装扮自己,而另一位把财富视为GOD的恩赐,并以敬虔的态度善待,以免浪费于虚空无用的饰物上,而那与埋在地里毫无二致?您在哪里能找到基督徒与不敬虔之人存在这种区别?如果她们没有这种区别,那我们怎能说一个是好基督徒个不是?

    再举男人为例。利奥为人随和,善于结交,有许多所谓的好朋友。他不喜欢虚*低俗之事,对朋友慷慨大方,但他对宗教没有兴趣,甚至不晓得犹太人和基督徒有什么区别。

    优西比乌则很早就接受宗教,有时购买灵修书籍。他能谈论教会的所有节庆,也知道一些伟大圣徒的名字。你从未听见他说粗话,开轻浮的玩笑。他谈论宗教的时候,显得这是他*关心的事。



您看这两位,一位是基督徒,在世人看来堪称虔诚;而另一位毫无宗教表现,可算是异教徒。但如果您观察他们的日常生活,倘若您细查他们如何看待平时生活的重要事务或研究他们如何看待基督教要义,您根本看不出他们有丝毫差异。


我们应当思考他们如何对待shijie,因为这才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要知道,正确认识shijie和正确对待shijie与正确认识GOD一样,都是敬虔要务。如果人能醉心于shijie却是好基督徒,那他就能敬拜鳄鱼却是圣人。

从这个角度来思想利优西比乌,就会发现他们完全是同样性情的人,用同样的方式,为同样的目的,追求、利用和享受同样来自这个shijie的一切。会发现财富、地位、享受、放纵、排场、身份都是优西比乌的幸福所在,也是利的幸福所在。然而,如果基督教没有改变一个人对这些事情的想法和性情,那怎能说基督教改变了他?因为,如果基督教的教义付诸实践,就会使人发生彻底转变他会在所有世俗的事情、感官的享受、今生的骄傲上显得与常人迥然不同,正如属灵之人与属血气之人有天壤之别。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根据人的外在表现认出真基督徒。可惜,我们现在很难找到这样严格按照敬虔原则生活的人。因为基督徒现在*糟糕的名声不是他们偶尔因人性软弱而跌倒(那倒情有可原),而是他们像异教徒一样对待日常生活的一切重要事情。他们和那些不认识GOD也不晓得来世喜乐的人一样贪恋shijie,每天都以同样的性情、为同样的目的、用同样放纵的方式生活。任何能反思的人都必看出这就是现今号称信主之人的状况,男女皆然。您或许能看见他们与世人有所不同,但那仅限于祷告的时间和场合,他们日常生活所有方面都与世俗无异:一个异教徒的人生点缀以基督徒的祷告。我说这话乃出于我们伟大救主至高的*柄,他说:“不要忧虑说:‘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6:3132)既然连生活必须的吃喝受到世俗影响都说明我们没有基督徒的心灵,反倒像外邦的异教徒,那么,和异教徒一样爱慕虚荣和热衷世俗愚妄,在生活中显出与世俗无异的性情,和异教徒一样自私自爱、放纵私欲、贪图享乐,以虚浮的外表为荣、自高自大或以其他俗不可耐的方式炫耀财富,这些岂不更是异教徒的标志吗?因此,如此生活并附以祷告为点缀之人,只能说祷告像基督徒,但生活是异教徒。

        . . . . . .

- -_- -

- -_- -- -_- -- -_- -- -_- -- -_- -- -_- -- -_- -- -_- -- -_- -- -_- -- -_- -- -_- -- -_- -- -_- -

市场价
0.00
价格
60.00
库存量
993
首页
客服
购物车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