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名称:虔敬的奥秘——要道须知
作者:J.I.巴刻
译者:李亚玲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策划:橡树文字工作室
丛书名:巴刻系列
开本:32
定价:38.00元
书号:9787542654649
出版时间:2018.10
+推荐语:
这部作品恰如一部要理问答,呼吁重回审慎、适度、深思熟虑并合乎正统的神学。在今天这个时代,巴刻博士依然是历久弥新之古道令人瞩目、真正具有绅士风范的支持者。
——卡尔楚门(Carl R. Trueman)
费城威敏斯特神学院历史神学与教会历史教授
巴刻博士具有一种罕见的能力,他可以用切合实际、极易理解的方式探讨深邃的、基本的真理。
——葛培理(Billy Graham)
美国*名布道家
+在传统中,要理问答占据重要地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操练。但今天,这一宝贵传统正在消失。本书作者巴刻认为,这一缺失是导致生命问题的重要因素。在本书中,巴刻针对这种缺失开出具体药方,呼吁人们重拾这一重要传统。
+J.I.巴刻(J.I.Packer)当代*名福音派神学家,牛津大学哲学博士,加拿大维真学院系统神学教授。*有《认识神》《重寻圣洁》《清教徒肖像》《软弱之道》等四十余部作品。
+前言
diyi章 认真对待信仰
第二章 认真对待教义
第三章 认真对待信徒合一
第四章 认真对待悔改
第五章 认真对待教会
第六章 认真对待圣灵
第七章 认真对待洗礼
第八章 认真对待圣餐
索引
经文索引
+我的写作生涯
(代中文版序)
时不时有人会请教我:如何成为一名作家。梦想着出书的人以为我曾经与他们一样想当作家,而且找到了某种神奇的套路把书写出来。但我想,我的回答会让他们失望,因我从未想过要成为一名作家(我成为作家是出于神意的偶然)。我能帮助他们的,*多是解释我实际辛苦写作过程中所获得的感悟。那么我学到了什么呢?不过是三条规则而已。diyi,有些值得说的话(或值得呈现的内容——若是写小说、传记或历史*作)。第二,了解你的目标读者,即你写作的对象,并且不断地问自己:这人对你刚写下的文字会作何反应?第三,在你思想和写作主题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让句子简短易懂,栩栩如生。这些是写作的沟通技巧,世上没有什么神奇套路,可以使你精通此道;只有不断自我批评并付出辛劳,方可做到这一点。
我开始出书的过程说明了这一点。回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的英国,福音派信仰正受到新教自由派领袖的攻击。他们将福音派信仰称为基要主义(英国福音派人士决不会用这个词自表身份),他们批评它,说它缺乏学术水准,说它褊狭,因此在教会内外影响恶劣。我曾经被邀请在一次主题为“狭隘思想抑或狭窄道路?”(Narrow Mind or Narrow Way?)的会议上发言,回击这种批判。会后不久,会议组织者寄来我的发言记录,请我将它变成一篇六千字的小册子发表。但是我希望让自己对圣经*威的声明足够有说服力,并且把批评者也纳入目标读者之列,在他们面前提出论据,清楚指出他们的错误,因此就需要长得多的篇幅。*终出版的是一篇六万字的论文,出版社给它定名为《基要主义与神的道》(“Fundamentalism”and the Word of God)。这个书名使我的写作看似在回应当时一本流行的批评性*作《基要主义与神的教会》(Fundamentalism and the Church of God)。这本书销量很大,我想这是该书主题使然,而且目前仍在印行。从那时开始,许多出版社一直请我为他们写书。
回溯1958年《基要主义与神的道》出版以来我的作品,我发现可以分为四类。它们论述的是我作为基督徒、牧师和神学教师生涯中主要关注的内容。对于每一方面,我会稍加阐述。
1. 圣经的*威。圣经正典都是GOD的默示;当每一条圣经教导按其自然含义来理解,当所有圣经教导合成了文献所要求的连贯整体的时候,圣经教导就是从GOD而来的真理,由GOD赐下,为了塑造我们的信仰,引导我们的生活;许多世纪前圣经作者奉GOD的名向他们同时代人所说的话,GOD每一刻都在向我们说。在现代之前,教会一致接受这些信念。小时候我并不相信这些,但在我1944年归信后不久,GOD就使我对这一点确信无疑。从那日直到如今,我一直努力捍卫和宣告圣经的*威。我把这一点看作是一切纯正神学、一切忠心讲道、一切真基督徒的信念与生活、一切真敬拜,以及信徒一切确据和盼望的基础性原则。加尔文以下这番话,对此问题的本质作了经典陈述:
那些内心被圣灵教导的人都真正地倚靠圣经,而圣经则是自我印*的……我们应当确信圣经的教导,而这确信是借着圣灵的印*而得的……我们确信(就好像我们直接仰望GOD自己的威严那样)人的传教事工传给我们的话语也完全是从GOD口中出来的……在此我所说的是每一位信徒内心的经验,虽然我的言语无法贴切地描述。(《基督教要义》 I:7:5)
除了《基要主义与神的道》,我写的《神已经说话》(God Has Spoken)、《恩典与能力》(Grace and Power)、《字里藏珍》(God's Words)这几本书,以及许多文章和小册子,都在努力确立这一立场:正统基督教信仰的根基,是教导GOD笔之于书的话语,GOD的话语将关于基督的全备真理呈现在我们眼前。
2. 基督徒生活。成为真正的基督徒之初,我就感受到一些压力:我们应如何加深人与GOD的关系?今天这些问题被称为灵性问题:人如何能更好地与GOD同行?更讨GOD喜悦?更经常与GOD相交?更有力地抵挡试探?更在恩典中长进?被圣灵充满?等等。我慢慢发现,在二十一世纪的教会,这些已经变成了不那么受关注的问题,而我想要呼吁人们重新关注这些问题。出于这种关切,我写了《重寻圣洁》(Rediscovering Holiness)、《活在圣灵中》(Keep in Step with the Spirit)、《软弱之道》(Weakness is the Way)、《喜乐终老》(Finishing Our Course with Joy),另外还有三本与卡罗琳尼斯特伦(Carolyn Nystrom)合写的*作:《信有蓝天》(Never Beyond Hope)、《点燃祷告之火》(Praying)和《寻求引导》(The Will of God,初版时书名为《保守我,引导我》[Guard Us,Guide Us])。
3. 清教徒传统。在我基督徒人生的开始阶段,出于闲暇时的兴趣,我读了一本小书,作者是十七世纪的约翰欧文,此人我之前从未听闻。这本小书的标题是:《论治死信徒身上的罪》(Of the Mortification of Sin in Believers)。它讨论了一个当时困扰我的难题,但从标题我却看不出来(因他用的“治死”一词,当时我还感到很陌生)。阅读本书使我的许多思想得到重整,让我看到我需要认识和践行的许多事,是我从前根本不知道的,因对我进行门徒培训的人从未提过这些事情。这经历令我深信,在基督徒灵修这个领域,清教徒是遭人遗忘的大师,而当代的导师经常在这方面不知头绪,我要承认,我如今仍是这么认为。在进一步研究清教徒灵修作品的过程中,我自己获益匪浅,并在适当的时候发表了研究*作。我盼望这些作品可以让这些清教徒牧师为人所知,让人看到书中所包含的智慧,并知道我们今日如何、为何需要这智慧。这一类作品有《寻求敬虔》(A Quest for Godliness,本书是对清教徒卓越之处的纵览,在英国以《置身GOD的巨人中间》[Among God's Giants]为题出版)、《清教徒肖像》(The Puritans,对主要清教徒牧师的描述)、《理查德巴克斯特思想中关乎人之救赎和恢复的观念》(The Redemption and Restoration of Man in the thought of Richard Baxter),以及《圣化的伤恸》(A Grief Sanctified,我编*的巴克斯特关于丧妻之痛的感人回忆录,附带论述清教徒理想婚姻和清教徒处理伤恸的文章)。我继续对清教徒推崇有加,视他们为基督教界与GOD相交的卓越导师。
4. 要理问答和要理问答教育。要理问答是使人作主门徒的一个层面,不管是自由派还是保守派,新教(更正教)人士忽视这种教育已逾一个世纪。结果就是,今天整体会众的信仰教育严重不足,令人悲叹。诚然,近年来查经小组在各间教会蓬勃兴起,但这与要理问答教育是两回事,它们并没有同样的教育果效。所谓要理问答,即对教会成员和慕道友就教会所领受的圣经信仰进行系统的教导,这是基督教*初几个世纪各地通行的做法。这一传统在改教家和清教徒的年代再次被恢复,那时许多优秀的要理问答得以印行发表。今天我们需要重拾这种做法——我心怀感恩地留意到,人们好像已经开始做这事。我在侍奉初期认识到这种需要,因此写了几本书。我盼望这些书能够成为恢复要理问答教育所使用的资料。它们包括《在基督里长进》(Growing in Christ,本书是对使徒信经、主祷文、十诫和洗礼之约的基本诠释)、《基督徒须知》(I Want to be a Christian,这是前本书的一个早期版本)、《认识神》(Knowing God)、《认识基督教信仰》(Knowing Christianity)、《简明神学》(Concise Theology)、《虔敬的奥秘》(Taking God Seriously)。另外还有与盖里帕雷特(Gary Parrett)合*的《立定根基》(Grounded in the Gospel,一本研究要理问答原则和步骤的书)。*近我也有幸和一些人一起为北美圣公会联会(the Anglican Communion in North America)撰写一份全面的新版要理问答,其标题为《做个基督徒》(To Be a Christian)。只要一息尚存,我会继续为此大声疾呼:在所有教会重新开展针对每一个会友(不分老少)的要理问答教育。
5.
巴 刻
写于2015年3月
- -_- -- -_- -- -_- -- -_- -- -_- -- -_- -
- -_- -- -_- -- -_- -- -_- -- -_- -- -_- -- -_- -- -_- -- -_- -- -_- --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