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躲避挑战,但求安逸的文化氛围里。人们终日所想的都是如何避重就轻,如何逃避痛苦。从前,年轻人被视为社会的主力军;如今,人们却对青少年期待极低,只要他们老老实实地读书,随手干点儿家务活就好了。这种“低标准,松要求”使青少年错过了许多改变人生的功课。
如何激励这一代青少年,帮助他们成就卓越的人生呢?从亚历克斯和布雷特的身上,从他们所写的书里,我找到了答案:千锤百炼。
我认识这对双胞胎兄弟,他们正直聪慧,一心要带领青少年追求敬虔的生活。 他们是两个了不起的年轻人,具有引领青少年成就大事的特别恩赐。
我的人生准则是,凡事全力以赴、不遗余力,并帮助别人也做到这一点。在这方面,亚历克斯和布雷特与我如出一辙,但他们比我更擅长激发青少年的潜力。
这本书不是一个简单的行动指南。两位作者不仅从历史的角度深刻地阐述了“青少年”一词的来龙去脉,更给出了帮助青少年克服艰难险阻的具体计划。借着这本书,他们吹响了“战斗”的号角,誓要提高人们为青少年所定的标准,激励年轻人努力活出美好的见*。
看罢此书,人们对青少年的期望值会大大提高,它也会激励无数青少年成长,使人们从此不再小看他们。准备好接受挑战了吗?让我们现在就翻开这本书吧。
查克·诺里斯Chuck Norris
美国*名武术家,*名的武功电影明星
试读:如何走出安乐窝 ——节选自第五章
胆战心惊diyi步——如何走出安乐窝
有一个叫泰勒的小伙子,想提前从高中**,但不知道是否可行,所以就没做;高中**后,有过几次创*的念头,但因为担心创*不成功、自己的那点儿小钱可能会打水漂,于是决定还是等等再说;他想上*学学习环境工程学,但因为担心自己会坚持不下来,所以就一直待在家里。
泰勒现年21岁,因为他什么事也没做过,所以始终保持着一份“不败”的纪录,却错失了一个又一个成长、探索、发现和刚强起来的机会。
diyi天上高中、diyi次发表演讲、结婚成家,生活中难免会有许多“diyi次”。这些“diyi次”会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浓墨重彩。此前你是一个样子,等它们发生后,你注定不再一样。但泰勒在生活中不肯迈出diyi步,结果注定永远是老样子。
这里我们将和你分享如何从“此前”走到“此后”,如何走出至关重要的diyi步。这些diyi步将使你走出安全舒适的安乐窝,走进外面的风风雨雨中。一想到外面的风雨,一些青少年就会坐立不安、浑身打战、犹豫不决,他们的脑子里开始浮想联翩:恐怖、羞耻和痛苦像一只只恶兽,扑过来将自己生吞活剥。然而一旦真的迈出diyi步,我们一定会为之欢呼雀跃的。
我们两年前迈出了这一步,跳出了从前的老圈子,进入了一片崭新的天地。经过历练,我们早已今非昔比,身上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可惜的是,泰勒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些转变。五种锤炼会使你脱胎换骨,而“走出安乐窝”在其中排diyi,这是因为“走出安乐窝,经历风和雨”。
这一步通常*令人恐惧。虽然听起来令人不可思议,但的确如此。后面我们会谈到其他几种锤炼,但在试图尝试那些锤炼以前,一定要先迈出这惊心动魄的diyi步。所以,我们把它列为diyi种锤炼。
这五种锤炼是:
diyi种锤炼:走出安乐窝——心惊胆战的diyi步
第二种锤炼:精益求精——如何出色完成任务
第三种锤炼:人多力量大——如何完成团队合作
第四种锤炼:从小事做起——如何持之以恒
第五种锤炼:洁身自好——避免从众心理
我们一家人常常一起回顾布雷特10年前取得的那个巨大进步,一起捧腹大笑。那次,他拼命挣扎却无处可逃,甚至还差点儿被呛死。还是让布雷特自己来讲这个故事吧:至今难以忘记我的diyi次淋浴,因为那太恐怖了。
那年我8岁……
我可没有主动要求从“中级盆浴”升级到“gaoji淋浴”。可有一天,父母想:“他都8岁了,怎么还在洗盆浴!”要知道,自打记事时起,我就一直洗盆浴。盆浴安全舒适,水静静地流进来,停留在头颈以下(我老老实实待着的话),可以保*头脸干爽。亚历克斯却偏爱淋浴,不在乎盆浴的好处。
结果有一天,父母不由分说,脱光我的衣服,把我放在可怕的淋浴喷头下面。当时在我看来,那淋浴喷头简直就是一只行刑的枪。父亲打开龙头,水流喷涌而下,还没等水溅到身上,我就开始声嘶力竭地嚎叫了。当热水珠打到身上,水流过眼睛、鼻子和耳朵时,我开始觉得父母恨我。他们不可能是爱我的!而我是不是还爱他们,我也不敢确定了。
还好我们家住在郊外,否则从哈里斯家二楼浴室传来的尖叫声一定会惊动四邻,说不定还会有人去报警。等父亲把我放出来时,我怒发冲冠,不住哽咽,被水呛得一个劲儿咳嗽。
但那是10年前的事了。今早我毫不犹豫地走进了浴室,舒舒服服地洗了个淋浴,早把那段记忆抛在脑后了。当热水喷在脸上时,我不再担心被呛着,并且已经不记恨任何人了。我8岁时无比恐惧的事情,后来居然成了日常生活中一种重要的享受,这不是很奇妙吗?
我们都经历过“diyi次淋浴”这个关于淋浴的故事是真的,虽说故事有些幼稚,但是说到了点子上。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曾有过看似翻不过的山、不过的河?自己系鞋带、去掉辅助轮骑自行车、在幼儿园里识字、在小学二年级做算术题等,这些事情现在看起来简单至极,但当时对我们来说却难如登天。当时,这些事是我们走出安乐窝的一大步,如今看起来却微不足道。
这些事本身没什么了不起的,但它们说明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如果我们能够克服难过、担忧、胆怯的感觉,勇敢迈出前进的脚步,安乐的小窝就会变成安乐的大窝,能力和技巧也会突飞猛进。于是,从前眼中的天堑变通途,惊涛骇浪变成涓涓细流。
一起来看看杰瑞德的故事:有一天,教会负责青少年敬拜赞美的人外出宣教,于是他自告奋勇,上场带领敬拜赞美,尽管当时他学弹吉他才几个月。结果一年后,杰瑞德开始负责主持整个教会的敬拜赞美,而且他领导的乐队开始计划推出首张辑。杰瑞德说:“当时的一小步改变了我整个人生的方向,为我打开了一道令人难以置信的大门,让我担起了从前做梦都不敢想的重任。”
奇怪的是,虽然我们不断体验到走出安乐窝的好处,可当下一个新任务出现时,我们的反应居然与从前完全一样:抗拒、敷衍、挣扎、咆哮,就是不想离开舒适的生活环境。殊不知,贪图安逸会使我们付出巨大代价,使我们不知不觉间在身边建起一堵无形的墙,将所有的挑战都挡在外面,从而错失了无数获得更多自由的机会。墙里面,我们面对的都是自己喜闻乐见、闭着眼都能做好的事情。想让我们走出去?门儿都没有!被问及哪些事属于安乐窝之外的事情,青少年们的回答大同小异:公开演讲、尝试新的事物(尤其在有人关注或指望你时)、去陌生的地方旅行、见陌生人。
- -_- -
- -_- -- -_- -- -_- -- -_- -
- -_- -- -_- -- -_- -- -_- -- -_- -- -_- -- -_- -- -_- --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