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名:天道圣经注释
书名:以斯拉记注释
著译者:区应毓著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ISBN书号:978-7-5426-5310-4/B·403
开本:32开
页码:312页
装帧:平装
定价:58元
出版日期:2016年6月
作者简介
区应毓博士曾获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生物化学系理学士、美国达拉斯神学院神学博士和哲学博士。
区博士曾任城北华人宣道会、美国达拉斯中华基督徒恩友堂主任牧师和菲律宾圣经神学院院长;现任加拿大华人神学院院长、多伦多城北华人基督教会顾问牧师、国际教育协会主任,以及恩霖中华国际协会会长。
内容提要
《以斯拉记注释》系“天道圣经注释”系列之一。该系列先后出版的著作包括:《创世记注释》(五卷)、《约翰福音注释》(两卷)、《歌罗西书注释》、《雅歌注释》、《腓立比书注释》、《罗马书注释》(两卷)、《士师记注释》、《约伯记注释》(两卷)、《雅各书注释》、《腓利门书注释》、《帖撒罗尼迦前书注释》、《帖撒罗尼迦后书注释》、《耶利米哀歌注释》、《彼得前书注释》、《但以理书注释》。“天道圣经注释”系列是目前第一套集合全球华人圣经学者撰著、出版的全本圣经注释,也是当今汉语世界最深入、最详尽的圣经注释。
《以斯拉记》是记载公元前5世纪,在波斯帝国摧毁巴比伦帝国后,文士以斯拉带领一批犹太同胞返回应许之地,陆续完成重建耶路撒冷的工作,并督责以色列人真实悔改、过圣洁生活。本书是对《以斯拉记》内容和历史背景的详细介绍和注解。
摘要
出版说明
基督教圣经是世上销量最高、译文最广的一部书。自圣经成书后,国外古今学者注经释经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但圣经的完整汉译问世迄今尚不到两个世纪。用汉语撰著的圣经知识普及读物(内容包括圣经人物、历史地理、宗教哲学、文学艺术、伦理教育等不同范畴)和个别经卷的研究注释著作陆续有见,唯全本圣经各卷注释系列阙如。因此,香港天道书楼出版的“天道圣经注释”系列丛书尤为引人关注。这是目前第一套集合全球华人圣经学者撰著、出版的全本圣经注释,也是当今汉语世界最深入、最详尽的圣经注释。
基督教是尊奉圣典的宗教,圣经也因此成为信仰内容的源泉。但由于圣经成书年代久远,文本障碍的消除和经义的完整阐发也就十分重要。“天道圣经注释”系列注重原文释经,作者在所著作的范围内都是学有专长,他们结合了当今最新圣经研究学术成就,用中文写下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时,尤为难得的是,大部分作者都具有服务信仰社群的经验,更贴近汉语读者的生活。
本注释丛书力求表达出圣经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使读者参阅后不但对经文有全面和深入的理解,更能把握到几千年前的圣经书卷的现代意义。丛书出版后受到全球汉语圣经研习者、神学教育界以及华人教会广泛欢迎,并几经再版,有些书卷还作了修订。
现今征得天道圣经注释有限公司授权,本丛书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发行国内中文简体字版,我们在此谨致谢意。神学建构的与时俱进离不开对圣经的细微解读和阐发,相信“天道圣经注释”系列丛书的陆续出版,不仅会为国内圣经研习提供重要的、详细的参考资料,同时也会促进中国教会神学、汉语神学和学术神学的发展,引入此套注释系列可谓正当其时。
上海三联书店
天道圣经注释
本注释丛书特点:
●解经(exegesis)与释经(exposition)并重。一方面详细研究原文字词、时代背景及有关资料,另一方面也对经文各节作仔细分析。
●全由华人学者撰写,不论用词或思想方法都较翻译作品易于了解。
●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学养和专长,其著述可给读者多方面的启发和参考。
●重要的圣经原文尽量列出或加上英文音译,然后在内文或注脚详细讲解,使不懂原文者亦可深入研究圣经。
天道书楼出版部谨启
目录
序言i
主编序言ii
旧约编辑序言iv
新约编辑序言v
作者序vi
简写表vii
希伯来文音译表ix
绪论
壹 历史考据
(I) 被掳前后
(II) 归回的次序
(III) 圣殿的重建
(IV) 律法的重要
(V) 以斯拉的成果
贰 文体结构
(I) 文体的合一
(II) 文献的取材
(III) 作者的鉴定
(IV) 语文的研究
叁 神学信息
(I) 历史的承担
(II) 圣约的持守
(III) 圣洁的生活
(IV) 神在历史中的作为
注释
第一篇 所罗巴伯的归回与圣殿的重建(一1~六22)
壹 古列王下诏通告圣民的归回与圣殿的重建(一1~4)
(I) 古列王谕旨与先知耶利米的预言应验(一1)
(II) 古列王谕旨的内容(一2~4)
贰 圣民、四围的人与古列王的回应行动(一5~11)
(I) 圣民之领袖们都起来归回去建造圣殿(一5)
(II) 四围的人甘愿将财物送赠给他们(一6)
(III) 古列王也将圣殿中的器皿交还给他们(一7~11)
叁 圣民归回的名单(二1~70)
(I) 首次被掳回归者的名单(二1~63)
(i) 前言(二1~2)
(ii) 家族(二3~20)
(iii) 城邑居民(二21~35)
(iv) 祭司、利未人(二36~42)
(v) 殿役(二43~54)
(vi) 所罗门仆人(二55~58)
(vii) 不明族谱的(二59~63)
(II) 回归者的总数(二64~67)
(III) 回归者定居后即开始重建圣殿(二68~70)
肆 圣殿的重建(三1~六15)
(I) 圣殿的祭坛与殿基重新建造(三1~13)
(i) 祭坛的献祭(三1~6)
(ii) 殿基的重建(三7~13)
(II) 圣殿重建时所遇到的敌对势力(四1~六12)
(i) 敌对势力的谋算由古列至大利乌王时即存在(四1~5)
(ii) 敌对势力甚至于亚达薛西王时仍存在(四6~23)
(iii) 敌对势力如何在大利乌王时瓦解(四24~六12)
(III) 圣殿的工程完竣(六13~15)
伍 圣殿献殿礼与圣礼的遵行(六16~22)
(I) 圣殿之献殿礼(六16~18)
(II) 圣礼逾越节之遵行(六19~22)
第二篇 以斯拉的归回与圣民的重整(七1~十44)
壹 以斯拉的介绍与归回(七1~10)
(I) 以斯拉的介绍(七1~6)
(II) 以斯拉的归回(七7~10)
贰 以斯拉归回的缘由(七11~28)
(I) 亚达薛西的诏告(七11~26)
(i) 引言(七11)
(ii) 亚达薛西的推介(七12)
(iii) 亚达薛西的委任(七13~14)
(iv) 亚达薛西的供应(七15~24)
(v)亚达薛西的授权(七25~26)
(II) 以斯拉的回应(七27~28)
叁 以斯拉所带领回归者的名单与归程(八1~36)
(I) 回归者的名单(八1~14)
(II) 回归者的归程(八15~36)
(i) 利未人的征录(八15~20)
(ii) 以斯拉宣告禁食(八21~23)
(iii) 以斯拉权衡金银器皿(八24~30)
(iv) 以斯拉等人安然归回耶城(八31~36)
肆 以斯拉所带领下圣民信仰和生活的重整(九1~十44)
(I) 以斯拉获悉圣民与外邦人异族通婚的罪(九1~4)
(II) 以斯拉代表圣民向神认罪祈祷(九5~15)
(i) 以斯拉跪下向神举手(九5)
(ii) 以斯拉为民族向神认罪(九6~7)
(iii) 以斯拉承认神的恩典(九8~9)
(iv) 以斯拉为着当时异族通婚认罪(九10~14)
(v)以斯拉承认神的公义(九15)
(III) 以斯拉向圣民劝告要遵行神的律法(十1~44)
(i) 众民承认犯了罪(十1~4)
(ii) 以斯拉劝民遵照神的律法而行(十5~8)
(iii) 会众在圣殿前表示愿意遵照神的律法而行(十9~15)
(iv) 会众查清与外邦女子通婚的数目(十16~44)
跋
附录
参考书目
序言
“天道圣经注释”的出版是很多人多年来的梦想的实现。天道书楼自创立以来就一直思想要出版一套这样的圣经注释,后来史丹理基金公司也有了一样的期盼,决定全力支持本套圣经注释的出版,于是华人基督教史中一项独特的出版计划就正式开始了。
这套圣经注释的一个特色是作者来自极广的背景,作者在所著作的范围之内都是学有专长,他们工作的地点分散在全世界各处。工作的性质虽然不完全一样,但基本上都是从事于圣经研究和在学术方面有所贡献的人。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这套书中的每一本都是接受邀请用中文特别为本套圣经注释撰写,没有翻译的作品。因为作者虽然来自不同的学术圈子,却都是笃信圣经并出于中文的背景,所以他们更能明白华人的思想,所写的材料也更能满足华人的需要。
本套圣经注释在陆续出版中,我们为每一位作者的忠心负责任的工作态度感恩。我们盼望在不久的将来,全部出版工作可以完成,也愿这套书能帮助有心研究圣经的读者,更加明白及喜爱研究圣经。
荣誉顾问 鲍会园
主编序言
华人读者对圣经的态度有点“心怀二意”,一方面秉承华人自身的优良传统,视自己为“这书的人”(people of the Book),笃信圣经是神的话;另一方面又很少读圣经,甚至从不读圣经。“二意”的现象不仅和不重视教导圣经有关,也和不明白圣经有关。感到圣经不易明白的原因很多,教导者讲授肤浅及不清楚是其中一个,而教导者未能精辟地讲授圣经,更和多年来缺乏由华人用中文撰写的释经书有关。“天道圣经注释”(简称为“天注”)在这方面作出划时代的贡献。
“天注”是坊间现有最深入和详尽的中文释经书,为读者提供准确的资料,又保持了华人研读圣经兼顾学术的优良传统,帮助读者把古代的信息带入现代处境,可以明白圣经的教导。“天注”的作者都是华人学者,来自不同的学术背景,散居在香港、台湾地区以及东南亚、美洲和欧洲各地,有不同的视野,却同样重视圣经权威,且所写的是针对华人读者的处境。
感谢容保罗先生于1978年向许书楚先生倡议出版“天注”,1980年11月第一本“天注”(鲍会园博士写的歌罗西书注释)面世,二十八年后已出版了七十多本。史丹理基金公司和“天注”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从许书楚先生手中“接棒”,继续不断地推动和“天注”有关的事工。如果顺利,约一百本的“天注”可在2012年完成,呈献给全球华人读者研读使用。
笔者也于2008年10月从鲍会园博士手中“接棒”,任“天注”的主编,这是笔者不配肩负的责任,因多年来为了其他的工作需要而钻研不同的学科,未能专注及深入地从事圣经研究,但鲍博士是笔者的“恩师”,笔者的处女作就是在他鼓励下完成,并得他写序推介。笔者愿意接棒,联络作者及构思“天注”前面的发展,实际的编辑工作由两位学有所成的圣经学者鲍维均博士和曾祥新博士肩负。
愿广大读者记念“天注”,使它可以如期完成,这是所有“天注”作者共同的盼望。
邝炳钊
2008年12月
旧约编辑序
“天道圣经注释”的出现代表了华人学者在圣经研究上的新里程。回想百年前圣经和合本的出现,积极影响了五四运动之白话文运动。深盼华人学者在圣经的研究上更有华人文化的视角和视野,使福音的传播更深入社会和文化。圣经的信息是超时代的,但它的诠释却需要与时俱进,好让上帝的话语对当代人发挥作用。“天道圣经注释”为服务当代人而努力,小弟多蒙错爱参与其事,自当竭尽绵力。愿圣经的话沛然恩临华人读者,造福世界。
曾祥新
新约编辑序
这二十多年来,相继出版的“天道圣经注释”在华人基督教界成为最重要的圣经研习资源。此出版计划秉持着几个重要的信念:圣经话语在转变的世代中的重要,严谨原文释经的重要,和华人学者合作与创作的价值。在这事工踏进另一阶段的时候,本人怀着兴奋的心情,期待这套注释书能够成为新一代华人读者的帮助和祝福。
鲍维均
作者序
踏上全时间的事奉迄今刚好二十个年头,中国人谓“十年人事几番新”,这两个十年实在也体验到多番的考验,既有失落如被掳之叹,亦有归回与重建之感。
这二十年来,我主要是牧养教会,虽然有参与神学教育及培训事工,或植堂开荒及海外宣教,但是我没有完全离开过牧会。我发现教会是拓展神国最直接的单元之一。然而,牧会也是最具挑战性的事奉之一。牧会不像教授神学、文字写作或福音广播等事工,这些事工都是十分重要的,不过它们并非直接地针对人的事奉,但是,牧会就离不开人与事。
人是非常复杂的群体,也是十分难预测的个体。因此,作为牧师即要面对许许多多的人与事,牧会之巧妙也就在人与事间之交织错综处刻画出来了。当我撰写《以斯拉记注释》时,也是遇上一些困惑的人事问题之时期。故此,以斯拉其人的体验就成了我个人之良师楷模,以斯拉记中的人物铭记烙印在我的心灵中。他们伴着我,走过了一段艰苦的人生路程。
我又想起另外一些良师益友,他们于过去二十年来,不知不觉地陪伴着我,走过不少人生的路径,我为着许书楚长老及许嫦娥太太而感恩,我如此写并非单是因为他们所设立之史丹理基金会,对天道书楼所出版之“天道圣经注释”有所赞助,我乃是由衷肺腑之言,从内心深处之激情所发的。我认识他们约有十五年之久,他们对主所摆上的心志,恩主固然会记念,这些见证也激励了不少人,使我们爱主更深、事主越切。
但愿读者都像以斯拉,“定志考究遵行耶和华的律法,又将律例典章教训以色列人”(拉七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