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者:蒋佩蓉 林为千
出版社:中国市场出版社
书号:ISBN 978-7-5092-1859-4
出版时间:2019年11月
定价:48.00元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印张:15
字数:193千
页数:240
中图法分类:C913.13-49
搜索关键词:婚姻-家庭关系-通俗读物
封面导语
“纸婚时代”的10剂解药,两位婚姻“负伤治疗者”的自白,看蒋佩蓉与林为千如何从彼此相杀到砥砺炼爱。
读者群
已婚或预备进入婚姻的读者群体,以及婚姻辅导工作者。
团购推荐语
本书适合做为礼物赠送给朋友,配合作者讲座、讲师上课等方式学习。
标签或关键词
家庭教育、婚姻关系、蒋佩蓉
编辑推荐
◎ 麻省理工前中国区总面试官蒋佩蓉女士首部婚恋专著,独家分享与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前运营总监林为千先生30余年婚姻生活感悟。
◎ “纸婚时代”的10剂解药。本书提供全框架式指导和丰富案例,从成家独立、解决冲突到使命方向环环相扣,系统呈现了建立十分幸福的婚姻所要了解的一切。
◎ 两位婚姻“负伤治疗者”的自白。没有天生的婚姻专家与神仙眷侣,只有跌跌撞撞与破碎重建。看强势妻子与固执丈夫如何从彼此相杀到十分相爱。
◎ 妻子丈夫联袂创作,3个儿子做序推荐。这是部辣味十足的婚恋经,亦是部馨香动人的家庭史。
内容简介
越来越多的女性在撇开男人生育孩子,结婚不值得?
婚礼造价几个亿,一言不合就分手,众人面前信誓旦旦只是逢场作戏?
热恋时你侬我侬,结婚后荒唐得令人喷饭,究竟是谁变了?
怎样不在婚姻里变成“渣男”“怨妇”?
作者简介
蒋佩蓉:婚姻、亲子和礼仪专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前中国区总面试官;集国际教育专家、儿童成长力培训专家、国际商务礼仪培训专家等诸多称谓于一身。著有畅销书《佩蓉的妈妈经1》《佩蓉的妈妈经2》《丰盈心态养孩子》《佩蓉教孩子学礼仪》《佩蓉谈商务礼仪与沟通》。林为千、蒋佩蓉夫妇合著作品有《给孩子一个间隔年 》和《人生休止符》。
林为千: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是一位科技与商界领袖,在企业研发、产品战略和企业发展领域有着30年工作经验。曾任微软亚太研发集团运营总监,为微软创投加速器创始人,2013年回到西雅图总部,曾任首席AI产品经理。如今活跃在演讲、培训创业者和年轻领袖的第一线。
千与佩蓉一起成功养育了三个儿子。最小的儿子离巢上大学后,为千与佩蓉告别安逸,开始了一种“在路上”的极简工作和生活方式,开着房车走走停停,向需要帮助和祝福的地方奔驰而去。
作者从自身30余年的婚姻生活出发,整合多年辅导咨询经验,将幸福婚姻拆解为建立家庭团队、搭建婚姻围墙、解答夫妻性爱、培养共同兴趣、解决婚姻冲突、处理情绪问题、建立使命宣言等10个方面。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理清构建幸福婚姻的思路,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模式,重拾对婚姻的信心,借着作者走过的弯路而快速奔向十分幸福的婚姻。
重磅推荐
这是佩蓉和为千的第一本婚姻书,是他们30载勇闯10道婚姻难关到达丰盛之地的炼爱智慧书。有人的婚姻平淡如水,有人的婚姻遍体鳞伤,有人的婚姻激情如诗、潇洒如画。将三个俊朗男孩送上人生预定轨道的同时,佩蓉与为千也将他们30年从彼此相杀到砥砺前行的婚姻炼爱课呈现在你我面前。30年前告别麻省理工进入婚姻时,朋友断言他们的婚姻超不过三年,30年后,他们不但没离,还奏响了人生下半场的华章,驾驶着如诗篇一般的婚姻房车,以“为婚姻排毒,让爱情保鲜”为使命,踏上了极简主义的人生旅途,走走停停,演讲、辅导、倾听、医治,成为年轻一代的人生教练!
——张庆棠
心理咨询师,青橄榄书殿创始人,《货币战争》《妻子,荣耀的帮助者》出版策划人
婚姻比事业更值得经营。经营婚姻需要时间和心思,也需要榜样。美好婚姻的榜样难寻,很多婚姻封闭甚至支离破碎。为千和佩蓉夫妇是名副其实的榜样。“凡好树都结好果子”,他们的“十分婚姻”实在结了很多“好果子”:夫妻和睦、三个身心健康的孩子。非常难得的是,他们乐于敞开、分享,造就了很多好家庭,包括我家。
——哈爸
大V店创始人,亲子阅读推广人
本书是根据我和佩蓉的亲身经历写成的。我们特别盼望帮助大家谱写婚姻诗篇,为家庭和孩子送去祝福。如果你相信自己并愿意为婚姻投入心血,这真是可以做到的。当然,最好还是夫妻二人都踏上改变之旅,共同学习成长。如果不能一起上路,那就先改变自己,证明给对方看吧。
让自己成为最佳伴侣,《十分婚姻》值得拥有。
——林为千
父母曾潮起潮落的婚姻现在如星辰般熠熠生辉。他们学会了沟通与支持、理解与同行。那是一种爱,你看不到,却能感受到他们彼此相爱。我觉得他们终于合二为一了。现在我们三兄弟都长大单飞,是时候让他们把自己奉献给大家了。
——大儿子 林凯文
现在我确信,真爱是一种承诺,需要努力经营,保持谦卑,放下自我,倾听对方。我相信婚姻是世上最难经营的事业之一,但也会带给勇于追去的人一生中最丰厚的回报。在你阅读了这本书之后,我相信林家的经历能激励你更多地爱与理解家人。
——二儿子 林凯恩
父母现在如此幸福是因为经历了他人无法坚忍的斗争。争战虽苦奖赏巨大,他们总结出了在冲突中沟通愈发流畅、理解也愈益深多的智慧。
——小儿子 林凯安
目录
序一 李丹
序二 杨蕾
序三 林为千
序四 林凯文
序五 林凯恩
序六 林凯安
第1关 不再孤独:幸福婚姻从放下自我开始
埋葬了爱情的不是婚姻,而是……
婚姻里最重要的功课
不结婚的人生不也同样精彩吗
在“拉门时刻”重塑真爱
佩蓉的心灵工坊
为千有话说
第2关 建立团队:夫妻想合一就得离开父母
结婚与创业: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经济独立——离开父母的第一关
“断舍离”才有成长空间
离开父母是健康的独立,不是忘恩负义
佩蓉的心灵工坊
为千有话说
第3关 搭建围墙:婚姻内外都要立界线
与外人立界线
与配偶立界线
与自己立界线
佩蓉的心灵工坊
为千有话说
第4关 解答性爱:点燃幸福婚姻的核能引擎
男女性事大不同
性爱,不求自己痛快吗
下次,你们可以这样……
佩蓉的心灵工坊
为千有话说
第5关 共同兴趣:没有友谊的婚姻休想稳固
好朋友的第一个表现:尊重
好朋友的第二个表现:诚实
好朋友的第三个表现:稀缺
好朋友的第四个表现:逆境中不离不弃
好朋友的第五个表现:彼此了解
好朋友的第六个表现:分享快乐也分担重担
好朋友的第七个表现:共同价值观和爱好
佩蓉的心灵工坊
为千有话说
第6关 拉链夫妻:互补型夫妻是最默契团队
家庭成败不靠丈夫,靠什么
男女怎么搭配才会干活不累
为家庭放弃事业的男人没出息吗
拉链式婚姻特点
出轨,防火比救火容易吗
佩蓉的心灵工坊
为千有话说
第7关 解决冲突:吵架还可以让夫妻更相爱
从来不吵架的夫妻有问题
你一般怎样解决冲突
和好36计
佩蓉的心灵工坊
为千有话说
第8关 管理情绪:为情绪立界线,不勒索他人
拒绝情感勒索,设立健康界线
不接纳负面情绪就没有情感连接
体会多深的悲伤,就能体验多深的快乐
你发起怒来像羊、恶犬,还是眼镜蛇
你能写出100条感谢配偶的事由吗
用陪伴、鼓励还有信心来战胜恐惧
佩蓉的心灵工坊
为千有话说
第9关 婚姻脱轨:婚姻脱离传统轨道怎么办
只要在一起,什么样的苦日子都能度过
不要轻易选择两地分居
离别婚姻,但不离别生活
佩蓉的心灵工坊
为千有话说
第10关 使命宣言:让婚姻生活不再气喘吁吁
打造有使命感的家庭团队
不求回报就没有伤害
让自己家也受益于利他主义
佩蓉的心灵工坊
为千有话说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离开父母是健康的独立,不是忘恩负义
另一个很重要的离开就是情感上的分离。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些 人的家庭关系很不健康,纠缠不清。如果家人之间没有清楚的个人情感界线,当别人不快乐的时候我就会内疚,觉得这都是我的错,我让 他不快乐了。相反,我不快乐时也会怪罪别人,认为既然你已经替我 做了所有决定,控制着我的生活,我不快乐你就要负全责。因此,家 庭关系要健康,大家就需要了解与尊重彼此的情感界线。每个人在空 间、时间、身体、情感、财物和思想方面都应有自己的界线。我们只 有在思想和情感等方面给对方自由,才能承担相应责任。反之,若我 们不给他人自由,试图侵犯对方界线来控制对方的思想、行动和选 择,就要为其后果负责。这种彼此纠缠的生活方式让人很累,最终大 家会精疲力竭。
因此,我们常看到家庭生活中的滥用情感现象。这是因为人们该 与父母在情感上分离的时候没有分离,以致婚后该在情感上联合的时 候却无法连接。所以,人们首先要做的是断开跟父母的不健康情感连 接,作为独立的个体跟配偶建立健康的情感连接。一个人的原生家庭 越健康,这种分离的过程就会越顺利。
需要注意的是,情感上的分离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对父母不理不睬 了,而是停止承担无关的责任。
刚结婚时,我妈妈常把我当成还没结婚一样,周末要我从洛杉矶 飞回温哥华的家。每次我跟她说要先跟为千商量的时候,她都会很不 高兴地说:“辛辛苦苦把你养大,你是嫁给他又不是卖给他,什么自由 都没有了?干吗回娘家一两天都要问他?”我会耐心地解释我现在跟为 千是一体的,需要先考虑他,还有我们两个人的时间安排。刚开始几次,妈妈都会大声跟我吵,然后骂为千这里人品不好那里心机不正。 我会一直耐心地跟她说:“妈,他是我的丈夫,请尊重他。”她会说: “我吃的盐比他吃的米还多,凭什么要我尊重他?”最后我会跟她说: “妈,Stop。你要是再这样骂为千,我就把电话挂掉。”头几次,她听我 这样说会更生气,骂得更厉害,然后我会很平静地挂上电话。
一开始妈妈伤心透了,让爸爸告诉我,我这么狠心让她伤心得都 病了。我听了之后非常内疚。那时我刚开始学习建立人际关系界线 的功课,意识到我在为妈妈的情绪负责,而妈妈会用这种苦肉计来操 纵我,使我服从命令。她不管我在洛杉矶已经有了自己的新家和新生 活,只要她有需要我就得满足她。
2004 年著名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Susan Forward)创造了“情 感勒索”(emotional blackmail)一词。它的定义是指人用情绪(愤怒或眼泪)来控制他人。被勒索的人会被迫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因为他 们要维护与勒索者的关系,降低对方不满给自己带来的焦虑,或者不 被勒索者贬低。她将情感勒索技巧总结为“恐惧”“义务”和“内疚” 三个词。
“恐惧”就是指勒索者用怒气来威胁被勒索者,使其失去安全感。 被勒索者感觉要是不照要求去做,关系就会断绝;或者被怒气震撼, 因此会不计代价去满足要求。
“义务”勒索法则常通过说反话进行。比如,我妈妈前面的做法就属于说反话。“辛辛苦苦把你养大,你是嫁给他又不是卖给他,什么自由都没有了”这句话的效果是:我产生了内疚感和罪恶感,觉得没有尽到做女儿的责任。
最后一个技巧就是利用内疚感来勒索对方。勒索者通常会用贬低 性的言语让对方感觉自己是不合格的人。比如我母亲使用的“卖给 他”“忘恩负义”等让我觉得拒绝她就等于做个不合格的人。这种内疚感的力量很大,让我感觉顺从比拒绝要简单和舒服。久而久之,母亲会习惯性地勒索我回家,但是她感觉不到爱,因为知道我不是心甘情 愿回去而是被她逼回去的。结果就是我们对彼此都没有安全感,一直 恶性循环下去。
苏珊·福沃德对此做了一个总结:“情感勒索就是两个不安的人用不恰当的方式互相取暖却又让彼此受伤。”
《情绪勒索 情感纠缠》 凯安作
更可怕的是,当我被这种情感勒索逼回家的时候,丈夫会受伤, 因为我在做决定前不会考虑到他,而他会越来越觉得我们不是一体的,我妈妈永远排在他前面。再延续下去,我也会勒索我的孩子,这 些技巧在控制行为方面很有用。因为我被情感勒索过,知道这会让我 失去真正想要的——孩子们主动来爱我。所以现在需要停止这种一代 又一代的恶性循环了。
原生家庭并不是唯一会发生情感勒索的场合,男女朋友之间(比 如“你再跟那个人说话,我们就分手”),老板和员工之间(比如“是我看中了你,你不加班没关系,后面还有十几个人排队要干你的活呢”),任何亲密关系中都会出现这种现象。只要我们继续被勒索,这 种恶性循环就会持续下去。要切断这种恶性循环就需要我们冒险——拒绝被勒索。虽然关系可能破裂,但只有这样才会修复成健康关系。 苏珊·福沃德还写了一些相关的书,其中一本叫《中毒的父母》(Toxic Parents),里面描述的病态亲子互动模式在我们的文化里很常见。
现在回想起来,情感分离真的很像正面管教孩子,一次又一次和 善而坚定地跟妈妈说“不”。幸运的是,妈妈很爱我,虽然多次生气地说要断绝母女关系,但每次都很快又和好了。更让我惊讶的是,父母也开始学习尊重我的界线,接受了我在情感上的离开。因为我婚后的改变,父母也不得不面对他们婚姻中的问题。正因如此,他们的婚姻也有了改善。现在,要是他们需要我做什么,会提醒我先跟为千商量再告诉他们结果。他们也非常尊重为千的意见,觉得他的分析很有 道理。要是我当年妥协了,不敢表达我的感受或屈服于妈妈的要求,说不定为千早已被我们排斥在外,他也不会成长为一个负责任、有智慧、有担当的男人。 我要提醒大家的是,离开绝不意味着断绝关系,而是在家庭关系中有了新的优先次序。要是你意识到自己原生家庭有些比较复杂的背 景,就需要做进一步了解和处理。
一定要留心,健康的独立不是忘恩负义,而是让你更自由地去爱 父母,使父母知道你爱他们不是因为别无选择,而是心甘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