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0
佩蓉的妈妈经1:母亲自我成长必读胜经 修订版 正版
正品保证
满99包邮
偏远地区除外
  • 产品详情
  • 产品参数
  • 产品评论

商品详情

封面导语:

曾入选2012年度“影响教师的100本书”
女人、妻子、妈妈;自我、家庭、服侍
麻省理工前中国总面试官的全人成长胜经

适用读者:
新手妈妈、准妈妈、预备做妈妈的女性,以及所有想要了解自己和不断自我成长的女性,无论是年轻的,还是年长的。

产品推荐语:
据说,中国妈妈是最累的妈妈,这一方面是因为传统观念的束缚,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女性普遍缺乏对自我的认知和接纳。这本书记录的是作者佩蓉作为一个女人、妻子和妈妈的自我成长史,是她对自我身份和价值,以及正确家庭次序与智慧教养方式的探索。要不要做全职妈妈,怎样平衡女人的多重身份,如何智慧地保护和经营婚姻关系,怎样培养孩子的内在品格而不只是关注他们的成绩和外在行为,以及如何与其他妈妈们组成团契、彼此服侍,等等,这些问题你都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团购推荐语:
本书尤适合组织妻子团契、妈妈团契等学习活动;也适合家族中母亲与女儿之间传统与信仰的传承。

标签或关键词:家庭教育,心灵成长

编辑推荐:
作者佩蓉是一位很有智慧的女性。这本书不是简单的“育儿书”,而是她作为女人、妻子和妈妈的自我成长日记。她用真诚、细腻、温柔的笔触,将自己初为人母的慌张、焦虑和挣扎真实地分享出来,相信很多妈妈都可以与她产生共鸣,因为她说出了很多妈妈的手足无措、困惑与矛盾。
她是一位勇敢探索的女性,探索自我成长、与丈夫的关系、如何智慧地教养孩子、怎样服侍和与他人相处等这些成长课题。现在的她智慧、从容、丰盈,这是她坚持探索和成长所结的美好果子。美好如她,我们也可以。
其实,对我而言,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逃避思考我的身份和佩蓉谈的这些话题。但现在的我不一样了,因为我看到了她所做的美好见证,并且被那些美好的事情所吸引。
就像她在本书的献词页中所说,这本书要献给“正努力发现自己真实身份且等候被释放的公主”,“愿你们都能抓住属于自己的产业,并且发现你们作为公主的激动人心的命定”。现在的我也变成了“高贵的公主”,正期待着发现我更真实、更美好的身份,要实现上帝托付给我的美丽使命。
愿看到这本书的你们也可以!

内容简介:
作者犹如贴心的妈妈闺蜜,将如何智慧地处理与自己、与丈夫、与孩子、与他人的关系倾囊相授。深入探讨:自我情绪管理与自我顾惜;坚持正确的家庭次序,学习让婚姻充满激情,寻找夫妻共同的使命;塑造孩子的品格,建立家庭传统,学会放手;学习建立妈妈团队,避免单打独斗……她的理念、观察、实践和分享既有深度,又有很强的实操性。比如,高知女性做全职妈妈真的是一种资源浪费吗?兼职妈妈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全职妈妈怎样才能不与社会脱节?妈妈们如何自我提升和学习,又该学习些什么?妈妈们需要有自己的“妈妈团队”吗?诸如此类的问题,佩蓉在书里和读者进行了深入分享。

作者简介:
蒋佩蓉(Rossana)
集中美教育专家、儿童礼仪及成长力培训专家、国际商务礼仪培训专家于一身,有着很多“闪亮”的头衔;毕业于麻省理工,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曾任职过多家世界知名跨国公司,也曾任麻省理工中国总面试官。然而,最让佩蓉自豪的身份却是先生的好太太、三个儿子的好母亲,以及年轻女性的“妈妈导师”。
从麻省理工高才生到企业高管,从全职妈妈到妈妈导师,她始终坚持自我学习、自我成长,并一直奉行分享和服侍的理念。她和她的书、她的家,如光似盐地释放着祝福。
著有《佩蓉的妈妈经1:母亲自我成长必读胜经》《佩蓉的妈妈经2:智慧妈妈12商》《佩蓉教孩子学礼仪》《佩蓉谈商务礼仪和沟通》《丰盈心态养孩子》《下一代的竞争力》,与丈夫合著《给孩子一个间隔年》《人生休止符》等。

媒体评论:
即使我们已经结婚30年,我仍然像热恋中的小伙子一样,深深地为这个女人着迷,深深地爱着她。她是我的朋友,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林为千
佩蓉的先生,微软人工智能解决方案首席产品经理

在我见过的所有女性中,佩蓉是唯一随时准备为生活付出一切的女子。每次去她家,我都能受到启发,心灵得到充实,精神得到鼓舞。听她谈起她对丈夫和孩子的爱意和感情,我就想多爱我的丈夫和孩子一些。
萨莉·克拉克森
美国家庭教育专家,佩蓉的妈妈导师,著有《母亲的使命》

佩蓉的独特之处在于内省和分享。我把这归于她理工科的教育背景和觉醒的女性特质的完美结合,欣赏并叹服。读她的文字,总会有心灵的触动,好像被一种强大的力量和一只极温暖的手,推动着去思考、去改进、去前行。
  
肖云
《中华家教》杂志记者

婚前被好友“咒诅”绝对超不过三年就得离婚,婚后三年不但没离婚反而陆续生养了三个阳光男孩,而且结婚近三十年,仍容颜不老、婚姻保鲜;由一个手忙脚乱的新手妈妈,成长为游刃有余的智慧母亲、丈夫依恋的幸福妻子;更由麻省理工的商界女杰变身为妈妈们的人生导师、生命教练……秘诀就在于“佩蓉的妈妈经”。
张庆棠
青橄榄书殿创始人,《货币战争》、《妻子,荣耀的帮助者》出版策划人

这看似是一本育儿书,其实是一本谈及女性如何成长的书。女人一生中需要扮演多种角色,能否将这些角色拿捏准确并如鱼得水,是很多女人需要学习和成长的。读了这本书后,对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境遇不断反思,包括育儿、婚姻、家庭和职场等。其实,现在教女人如何做妈妈的书并不鲜见,但这本书却像朋友似的将作者自己曾经的点滴话里家常地娓娓道来。在她的故事里,我们常常能找到自己曾经的影子。对我而言,拾起本书阅读时,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豆瓣读书》栏目读者

目录
序一 我的太太
序二 家人的手
序三 最美好的礼物
序四 公主的指南
序五 蒋佩蓉的非典型职场
自序 为母之路,比任何学科都难
引言 妈妈,不打无准备之仗

第一章 重塑身份:全心妈妈,不断成长
1.1 做全职妈妈还是做兼职妈妈
1.2 管理情绪
1.3 战胜完美主义带来的焦虑
1.4 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
1.5 眼泪的价值
1.6 与愤怒和平共处
1.7 自我顾惜,妈妈的必修课
1.8 幸福的淋浴时光
1.9 发现惊喜,深深感恩
1.10 专业妈妈,高效管家
1.11 不同的目标,不同的人生

第二章 丈夫第一,孩子第二:全心妈妈,谨记家庭次序
2.1 美满家庭是孩子幸福的基础
2.2 殷勤耕耘,收获美好婚姻
2.3 让婚姻充满激情的5个秘诀
2.4 幸福是一种选择:挽救婚姻的7个转折
2.5 相处的秘密
2.6 主动迈出第一步
2.7 面对冲突,你是什么类型
2.8 走向合一
2.9 最亲密的搭档——做有使命感的夫妻
2.10 保护婚姻果实
2.11 父亲,子女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2.12 单亲妈妈——接受失去,直面痛苦
2.13 单亲不影响幸福

第三章 陪孩子长大:全心妈妈,以正确的方式施爱
3.1 妈妈的动机
3.2 接纳犯错的孩子
3.3 孩子的激情从哪里来
3.4 感染学生的老师,感动老师的学生
3.5 习惯第一,而非成绩
3.6 关于智力测验,高智商=成功?
3.7 管教塑造人品
3.8 “善意的谎言”和情绪不是管教
3.9 快乐的真正含义
3.10 做家务,培养品格的好机会
3.11 做水管还是做水桶
3.12 以服务他人作为家庭的价值观
3.13 善用晚餐时光,孩子获益良多
3.14 妈妈的使命
3.15 如何培养逆商
3.16 放手的收获
3.17 妈妈不做“救世主”
3.18 应试教育体系下,孩子能幸福吗
3.19 学习方式,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3.20 帮助孩子处理压力
3.21 “4T”管理:教孩子做忠心的管家
3.22 爸爸妈妈,为什么我们爱你

第四章 不必孤军奋战:妈妈要主动建设团队
4.1 寻找“妈妈导师”
4.2 组织“妈妈团队”,不要单打独斗
4.3 夫妻关系在家庭关系中居首位
4.4 管理家政员工

结语一:妈妈要拿得起放得下
结语二:释放心中的箭

引言
妈妈,不打无准备之仗
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我从事过很多职业,成功地组建和管理过两家业绩不错的公司。通过工作,我认识了各式各样有趣的人。可是在我眼里,没有谁像我的家人那么有意思:他们会让我操心生气,会毫不客气地指出我的不足,可同时他们欣然接纳、包容这样的我。同样,也没有哪一个职业像“妈妈”那样,充满数不清的艰辛挑战,又能回报我那么多的爱和温暖。
在工作中,只要我熟悉相关的技能且足够努力,就能完成既定目标。可自从我当了妈妈以后,原本给我自信的职场经验似乎统统失效了!
从老大出生的第一天起,我一生中最艰巨的挑战就开始了。我完全没有照顾婴儿的经验,面对哭闹不止的脆弱的小生命简直束手无策。我的妈妈住在遥远的另一个城市,而我又不想找保姆代替。于是茫然无助的我心里有了辞职的打算,认为我需要以全职的状态来学习如何做妈妈。有了老二、老三以后,我完全放弃了看起来光鲜的工作,留在家里照顾他们。这样做不是因为我不再喜欢我的工作,而是我深知自己有工作狂的倾向,要想全心全意地关注孩子,就必须把自己从工作的诱惑中解脱出来!
家里的琐事总也做不完,孩子们的各种需求和突发状况挤占了我所有的时间。成年以来,我第一次依赖另一个人(我的先生)来养活我,不能再算是经济独立的“职业女性”。我的内心在大声尖叫:为年幼的孩子待在家里实在太痛苦了!
回想起来,正是那段苦苦挣扎的时光把我这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年轻女孩,渐渐塑造成一个能照顾人、教养人的成熟女性。我把“妈妈”作为一生中最重要的职业后,逐渐从中找到了成功和满足。在此过程中我也学到了许许多多其他职业学不到的东西,而这些我都愿与您分享。
职场如战场。当介入一场战争后,战士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和作战计划,要根据队伍编制、供给和战略,估算所需的弹药量,和战友一起协同作战。进入妈妈的角色后,对目标和为此要付出的代价需要同样清晰的理解: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妈妈?怎样实现?你能使用哪些资源?
我的体会是,妈妈们必须迅速学会分析自己:能力大小,弱点和兴趣所在,恐惧什么,怀疑什么。因为身为妈妈去实施作战计划时,它们将全部发挥作用。
当我怀大儿子的时候,我对他寄予了各种期望。我希望他拥有轰轰烈烈的人生,让世界更美好;我希望他成为英雄,成为对世界有积极影响的人。我和先生对我们奉行的价值观有过长长的讨论:谦卑、感恩、忠诚、利他、可教、负责和正直。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榜样作用将这些价值观传递给孩子,鼓励他们超越物质和财富的追求,讲求奉献,而不只是成为消费者、观众或批评家,关心弱者,帮助他人,帮助越来越多的弱者有机会生活得有尊严和有意义。我们愿意牺牲一切来实践这些价值观,因为如果这些价值观不值得我们去牺牲,也就不值得我们去坚持。
我们拥有很多资源帮助自己坚持和实践下去,比如家庭、朋友圈、社区和各种社团。这些关系既是资源也是责任。此外,就像爱好各种音乐一样,数学、科学和技术将会成为我们持久的家庭爱好,因为我和丈夫都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理科毕业生。我们喜欢冒险,喜欢接受挑战。作为终身学习者,我们总是愿意尝试新事物,获得新体验。
根据这些希望、资源、兴趣和能力,我将自己的长处、弱点、恐惧和怀疑仔细分析,然后罗列出来,开始寻找资源和解决办法。
我是一个非常专注的人,有时会过于专注手头的事情而忘记或忽略其他东西。我曾经试图变得完美,带有“救世”情结,认为自己对于世界必不可少。我曾经对自己和他人要求过高,喜欢努力实现各种明确的目标。这些品质在工作上对我很有帮助,但是,当我成为全职太太和全职妈妈时,我才明白,它们变成了我不得不克服的障碍。
我还没有管理家庭的技能,刚结婚时甚至连煎鸡蛋都不会。我不喜欢小孩子,认为他们又吵又脏,只会让人心烦。我担心我会是个坏妈妈,很怀疑我能否做到一天24小时不休息,耐心地和孩子们在一起……
幸运的是,经过这么多年,我建立起了亲密的女性朋友圈,她们大多是和我同时成为妈妈的。她们成了我的“妈妈团队”伙伴,帮助我接受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鼓励我只需尽力就好,让我学会享受当妈妈的过程。每当我怀疑自己和气馁的时候,团队就会给我依靠。我们相互扶持,共同进步。同时我也向年长的妈妈们寻求帮助,她们会给我很多非常实用的建议,比如如何处理日常家务和成为好妈妈。
另一件幸运的事,儿子一出生,我立即就爱上了他,愿意为了他付出一切而成为好妈妈——尽管刚出生的他看上去如此褶皱,如此难看。
正是“妈妈团队”的友谊和我对儿子的爱鼓励着我不断成长。
下面是一些细节性的补充建议,在后文有更加详细的分享。

设立可行的目标
在职场上,效率和业绩是对员工进行评估的重要指标,但在家庭生活中没有这些。教养孩子是细水长流的过程,不一定会有很好的效果。当孩子不听话、成绩不能提高时,妈妈可能会因为自己的努力“付诸东流”而充满失望和挫败感。这时不妨转换下思维方式,为自己和孩子设立更小、更可行的目标,并为每次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而感恩。
目标不嫌小,但一定要切合实际,最&好是可以量化。我曾给自己设立这样的目标:每周带着孩子在社区附近散步3次,每次20分钟。这个目标是切实可行、可以量化的,而且回报丰厚:我和孩子的关系更融洽了!那些一起散步的时光成为我最开心的回忆:我们蹲在地上看各种虫子赶往它们的小窝,有时也捉住个小虫子细细观察。
每完成一个目标清单以后,没有“老板”的妈妈可以自我奖励一下。比如去星巴克要一份焦糖Machiato;或者去买那对觊觎已久的耳坠;或者让丈夫照看孩子,自己去做泡泡浴,顺便喝杯香槟。自我奖励是很有效的自我激励机制,能使妈妈在琐碎的家庭生活中,想方设法地衡量自己的工作进展,从而保持工作激情。

接纳你的弱点和自己的不足
孩子如同母亲的镜子,从他们身上能反映出妈妈的弱点。因此妈妈需要经常在镜子里观察自己。孩子的弱点往往引发妈妈们加倍的焦虑和恼怒。如果一位妈妈认为自己的弱点是优柔寡断,并且引以为耻,那么当她的孩子表现得优柔寡断时,她一定会相当恼火。在妈妈的恼怒面前,孩子很有可能为同样的弱点感到自卑。
做母亲的除非完全接纳自己的弱点,否则就很难无条件接纳孩子。自卑的人总是努力掩饰自己的弱点,只有自信、内心有安全感的人才会坦然承认自己的缺陷,并努力改善它。自我接纳帮助妈妈成长,进而引导妈妈们有能力帮助孩子成长。

寻找同伴建立团队
寻求妈妈导师。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请教比自己年长的妈妈们,并观察她们如何教养孩子。你可以参考她们的做法,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个人风格、适合自己孩子的育儿经。
寻求妈妈伙伴。家务事往往枯燥烦琐,缺乏令人兴奋的元素,做起来似乎永无止境。如果妈妈拥有在育儿过程中一起哭、一起笑的“妈妈伙伴”,遇到烦恼时有人排忧解难,取得小小的成功时有人一起欢呼,是不是会好得多呢?

丈夫、孩子和自己,三者同时兼顾
婚姻第一,与丈夫的婚姻优先于孩子。知道这点很容易,但付诸实践实在很难。因为孩子的需求不断出现在妈妈面前,而丈夫总表现出强大的样子。妈妈要努力为自己制定一个规律的时间表,然后寻求种种富有创意的方法,对丈夫说出爱的语言。
很多妈妈会把孩子作为自己生活的中心,把孩子的健康状况、学习成绩、学钢琴或学游泳的成绩当成自己的业绩。她们以为只有孩子表现优异,自己作为妈妈才算得上成功。如果你听说邻居的孩子是数学天才,而自己的孩子学起数学却困难重重,你是否会为此焦虑不安,甚至谴责自己对孩子的关心帮助不够尽心?
这其实是个误区。在孩子年幼的时候,上帝把他们托付给我们管教,总有一天,我们要把他们放飞到广阔的蓝天之中。他们终将自己选择人生道路,这是我们无法代劳的。身为妈妈,能做的是塑造他的品格,敦促他在前进中不要懒惰或放弃。二者共同的目标是参加生活的马拉松,而不是来一场数学或钢琴竞赛。
此外,妈妈们不要为了孩子而放弃自己的爱好。尽可能留出一些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无论是舞蹈、音乐还是读书。同时也要关心丈夫的工作进展,分担他的压力,努力培养夫妻间共同的兴趣。否则在孩子长大离家以后,你面对丈夫时可能就像面对陌生人一样不知所措。因为你已经不清楚,没有了孩子,两人要如何互相陪伴。
精彩书摘
(一)自我顾惜,妈妈的必修课

妈妈要照顾丈夫,照顾孩子,除了操心全家的身体健康和饮食起居,还要操心全家的学习、运动和社交等。忙完这一切,妈妈们是不是早就精疲力竭,对生活失去兴趣了呢?自我顾惜,是做妈妈的必修课。我们只有在智力、体力、情感、社交几方面都照顾好自己,才有可能让家里舒适温馨、其乐融融。

汽车保养与自我顾惜

最近,上海一家著名的汽车公司极力宣传汽车长期保养的重要性。如果车主能不嫌麻烦地定期开车去检修、换油,汽车大修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这一原则不仅适用于各种机器和设备,也同样适用于人类自身以及各种人际关系。
孩子出生后,我们不辞辛苦地带他们做体检,确保他们发育正常;他们还要接种疫苗以预防某些疾病。成年后,我们依然需要定期体检,这是让人受益终生的好习惯。我们也要照顾好自我。对于妈妈来说,善于疼惜自我有益身心健康,对整个家庭的氛围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悲情母亲

还在IT界工作时,我会定期参加培训以提升我的专业技能,会定期阅读产业消息和期刊,以跟上IT界最新进展。科学家和医生则去参加各种会议,互相分享彼此的研究成果,希望在某方面取得新突破。所以不管你选择哪种职业,不管你是一名技术工人,或是一名牙医或画家,你都必须紧跟你所在领域的最新产品、技术和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抢先一步走在潮流前面,赢得先机。
做母亲,在所有职业中算是对人的要求最严格的职业之一了。因为做母亲不仅要求我们投入体力、智力和情感,就连我们的人际关系也要为之做出调整。可惜,正如社会上缺乏对父母的专业训练一样,由于缺少相关的帮助和指导,妈妈们也不懂得如何自我顾惜、自我改善,这实在令人感到遗憾。我们身为人母总是习惯于全然付出,以无私奉献和自我牺牲为荣。
我的一位朋友曾经告诉我,她的婆婆是一位堪称完美、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贤妻良母。多年来,她总是为家人精心做好每一顿饭,并且尽心尽意照顾丈夫,直到他去世。我朋友的丈夫把她奉为完美母亲的典范,因为她本分、顺从,任劳任怨地服侍全家。然而,他在成长过程中却很少看到母亲的笑容,也从不觉得他们家是一个温暖快乐的地方,虽然整个家庭像钟表一样正常运转,处处干净整洁。他甚至很少看到父母之间有任何感情交流。父亲去世之后,他母亲就不再做饭了,家人这才意识到她其实讨厌做饭,她仅仅是出于义务才做了这么多年的家务活。她的孩子们为此深感内疚,也对母亲能长期吃苦耐劳的精神感到不可思议,在她晚年加倍细心地照顾她。
你愿意选择一个处处无&可挑剔却没有笑声、缺少温情的家,还是一个稍微有点儿混乱却让人感到自由自在、全然放松的家?我当然更愿意要后者,因为在这里我不怕犯错,心灵也会被爱滋润。妈妈们如果希望自己的家能有后者的氛围,就要先学会好好顾惜自己。

好好顾惜自己

我丈夫一直提醒我要吃好、要锻炼,因为他希望我健康长寿,可以和他一起看着孙子孙女们长大。所以我不会让自己过分操劳。如果一天的工作让我俩都筋疲力尽,我们就允许自己偶尔吃一次快餐,不会为一顿“正式的”晚饭把自己累得够呛。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在彼此陪伴中享受笑声、自由和温暖,而不是把每件事都做得十全十美。
妈妈们要好好照顾自己,定期给自己充电,才有力量关爱家人,享受家庭生活。自我照顾就像汽车保养一样,需要事先计划、落实和定期评估。妈妈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考虑如何制定一个自我顾惜的计划。


市场价
0.00
价格
42.00
库存量
11
首页
客服
购物车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