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泰(1694-1778)
法国哲学家、历史学家、作家、启蒙思想家。出生于巴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中学毕业后,迫于父命,进入法科学校,但他无意从事法律;后因写作品讽刺宫廷,两次被囚于巴士底狱。在狱中,创作了他的第一个悲剧 《俄狄浦斯王》。
出狱后,被迫流亡英国,3 年之间,他考察了英国的政治制度,深受J. 洛克、牛顿等人的思想影响。后来他出版的第一部哲学和政治思想专著《哲学书简》,成为“投向旧制度的第一颗炸弹。”
伏尔泰的著作有72卷之多。在这些著作当中,他反对封建专制,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影响深广。伏尔泰因此也被誉为“欧洲的良心”。
卢梭(1712—1778)
让•雅克•卢梭,18 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音乐家,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强调自由平等,反对压迫;提出“天赋人权”,反对专制、暴政。其代表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
描述人和社会关系的《社会契约论》是卢梭最为人知的著作。这本书后来成为了反映西方传统政治思想的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
孟德斯鸠(1689—1755)
杰出的思想家,18 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之一,资产阶级国家和法理论的奠基者。 1689 年1 月18 日,孟德斯鸠出生于法国波尔多市附近的拉布雷德城堡一个达官显贵之家。自幼受过良好教育。19 岁时获法学学士学位,出任律师。1714 年开始担任波尔多法院顾问。1716 年,继承了波尔多法院院长(他的祖父、伯父一直占有这个职务)职务,并获男爵封号。1721 年孟德斯鸠化名“波尔•马多”发表了名著《波斯人信札》。1726 年,他出卖了世袭的波尔多法院院长职务,迁居巴黎,专心于写作和研究,漫游了欧洲许多国家。1731 年回到法国后,潜心著述。
1748 年,他最重要的著作《论法的精神》发表。这部书受到极大的欢迎,两年中就印行了22 版。这部集大成的著作,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